南海44家企业获4.9亿知识产权融资贷款
文/佛山日报记者 陈逸群
知识产权与金融、产业的融合,成为南海驱动传统产业转型的动力。南海区昨日公布,上月28日南海区创建国家知识产权投融资综合试验区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家组验收。历时3年创建,南海探索出了知识产权与金融融合的有效途径,为全国作了示范。
建设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科技板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提高首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补贴……南海未来将通过系列举措为企业开拓融资新途径。
3年探索出“南海模式”
南海启动创建国家知识产权投融资综合试验区后,“南海模式”在多个地区得到了推广、运用。广东三源生活电器有限公司是禅城区一家企业,该企业利用15项实用新型项目及2项发明专利,今年获得了400万元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企业开启了新的融资通道,给了企业投入科技创新的动力。”该企业有关负责人说。
佛山地区以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为经济主体,通过知识产权与金融、产业的融合,进一步释放转型升级的力量,成为了南海创建示范区的最大成效。
自从2010年12月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投融资综合试验区以来,南海3年来在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面,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对企业予以扶持,也制定我省知识产权质押评估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并连续3年举办中国知识产权投融资项目对接大会搭建知识产权与资本对接平台,通过系列举措逐步探索出了具有特色的“南海模式”。
一份数据显示,南海创建试验区至今共为超过300家企业上门辅导和培育服务,44家次企业获得4.86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涉及质押699件知识产权,其中专利174件、商标525件,评估总值超过19亿元。
“科技板”盘活企业资产
一方面是政府引导,另一方面以金融为纽带盘活社会资本,推动专利项目产业化,也是南海推动知识产权投融资的一大策略。
今年初,南海授牌成为创建全省金融科技产业创新融合综合试验区,组建了一支30亿元的财政基金,利用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搭建知识产权与资本对接平台,南海在交易中心启动建设科技板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科技板”将把科技型企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交易、转让等渠道都搭建起来,为创新型企业提供股权、债券和知识产权的交易、融资服务。
“科技板”一开板,去年3月落户瀚天科技城的佛山碳联科技有限公司近期正在计划申请挂牌融资。 “科技型企业前期投入方面需要大量资金,与其他融资渠道相比,科技板提供的服务专业性强,对企业的估值更为真实。”该公司董事长唐锦成表示。
“下一步将理顺知识产权投资的进入和推出机制,推动知识产权资本化和产业化发展。”南海区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说,深化国家知识产权局投融资综合试验区建设,南海将完善OTC评级、股权退出等系统建设,撬动产业资金、金融资本以及民间资本,开发更多适合企业发展的知识产权、股权、债券交易和融资产品。
提高首次融资利息补贴
南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政府的有形之手起了引导作用。但一个现象是,经过3年的市场磨合,南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有44家(次),但受益企业仅23家,大部分是续贷业务。
“南海需进一步扩大企业受惠面。”该负责人说,为此南海区调整政策出台《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扶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新办法扩大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扶持范围,将质押物的范围调整为所有知识产权种类,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品种范围增加到贷款、票据、信用证等,增加对小额贷款公司、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相关融资业务的扶持。
其中,最大的亮点是提高首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贴息到80% ,补贴上限不超过80万元,而降低自第二次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贴息为20%,上限不超过40万元。此外,新办法还取消对服务机构的中介费用补贴,简化申报流程,提高企业与金融机构、服务机构在融资利率和中介服务费用的市场议价能力,强化市场化运作。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司长马维野表示,南海区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知识产权投融资综合试验区,以“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广泛参与”为原则,探索出了知识产权投融资新体系和机制,试验区的创建达到了预期目标,在全国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编辑邹长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