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广东今年安排保民生资金1759亿元

26.01.2016  13:04

  今年广东财政预算支出重点在哪里、钱怎么花?《广东省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预算报告”)已送达省人大代表手中开始审议。25日,有代表告诉记者,今年的预算报告共有8份材料,装订为11本,厚达2200多页,“不过,今年新增了《预算报告阅读指南》,用漫画形式把枯燥的数字鲜活呈现,直观了许多,但要短时间内看完这些专业的预算参阅材料还是很紧张!

  记者了解到,今年的预算报告根据新预算法编制完成。全口径预算编制下,今年的预算报告体系更全、内容更细、信息更明、逻辑更清、改革力度更大。今年的预算报告有何亮点?有何特点?南方日报记者详解2016年预算报告,带您“大账看得明、细账看得清”。 ●南方日报记者 黄颖川

  ■账本编制有何创新?

  部门预算直通最基层县级预算单位

  查看2016年预算报告,能明显看到,今年预算在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透明度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创新:首次编制《预算报告资金安排附表》,使主报告更加精简易读、条理清晰;首次分地区编制《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补助预算表》,除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资金和预留据实结算的体制补助等特殊项目外,省对市县转移支付补助细列至每一个地级以上市和省直管县,项目资金达197页、细化到14000多项,直观反映转移支付资金流向哪里;首次公开地方政府债务预算,将政府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首次建立网上微信公众平台,发布预算编制、财政改革等新闻动态和协助代表审查预算的服务信息;首次将市县级检察院、法院共284个单位纳入部门预算编制,省级预算单位增至404个。

  《部门预算》全覆盖404个一级预算单位,直接连通到最基层的县级预算单位;细化部门预算编制,解释经济分类科目支出用途,清晰反映政府部门的钱是怎么花出去的,是用在印刷、会议、差旅方面,还是用在水电、物业管理、基建等方面。

  ■预算编制有何亮点?

  专项资金公布“做什么事”“给了谁

  广东是全国财政大省,其改革创新举措对全国具有示范效应。记者了解到,根据国务院和财政部的工作部署,今年的预算报告立足省情和财政工作实际,选取突出广东特色的改革事项进行重点突破,如在全国率先开展编制并公开专项资金项目库表、政策性基金情况表等工作。

  预算编制将专项资金审核重点由“花多少钱”转向“做什么事”,率先编印《专项资金总体使用计划表》和《专项资金项目库表》。2016年省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库将50项、470亿元的专项资金逐一拆分为7420个落实到补助对象或用款单位的明细项目,不仅公布政府部门“花什么钱”,还要公布“做什么事”,“给什么地方、什么单位”,解决专项资金预算编制不够细化、看不懂、“钱等项目”等顽疾。

  同时,率先编制《政策性基金情况表》。今年的预算报告汇总了2015-2017年省级财政出资设立的22项、规模达366亿元的政策性基金情况。包括公布基金名称、牵头部门、受托管理机构、托管银行以及具体投资方向等有关信息,提高政策性基金透明度和知名度,更好地发挥基金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细化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率先增列社会保险记账利率。将人大专项监督意见体现在预算编制中,率先编制提前介入预算编制项目情况。提高预算报告可读性,率先以漫画形式编制《阅读指南》。

  ■预算管理改革成效如何?

  零基预算试点部门由6个扩至20个

  2016年是深化预算改革的落地年。记者了解到,今年内的预算编制工作紧紧围绕创新做文章。进行预算资金统筹改革,不让财政资金趴在账上“打呼噜”。政府性基金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投向类似的9.6亿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使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5.85亿元,比2015年增加1.04亿元。建立预算编制与存量资金相适应的机制,2016年有新增预算需求的,优先消化历年结转结余资金,共腾出资金60亿元用于其他稳增长、惠民生项目。进行财政项目库改革,改变以往“先定预算、后找项目”的做法。2016年预算报告将除基本支出之外的全部省级财政资金纳入项目库改革范围,由各主管部门提前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评审、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前期准备工作,提前储备细化到用款单位、具体项目,人代会通过年度预算草案后,可直接下达预算明细计划。进行零基预算改革,预算安排由“基数+增长”转为“标准+动态”。从预算报告可以看到,2016年零基预算试点部门由6个扩大到20个,争取2017年全面铺开实施。今年预算管理进行财政风险防范改革,政府性债务“开前门、堵后门”。可以看到,今年预算实施了政府债务限额控制,要求各地区政府举债不得突破上级批准的限额,有效控制全省债务规模。逐步将政府债务分类纳入预算管理。草拟《广东省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预案(试行)》,明确责任、构建省、市、县三级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体系,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补齐粤东西北地区发展短板、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短板和扶贫开发短板在今年预算中继续得到体现。如继续扭住“三大抓手”这个“牛鼻子”,安排512亿元,加快粤东西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建设、中心城区建设;按照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2016年共安排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保障资金1759亿元;安排约690亿元实施新时期精准脱贫攻坚计划,多措并举、因地制宜,坚持开发性扶贫,培育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和发展能力。

  ■财政如何支持实体经济?

  力争今年为全省企业减负4000亿元

  按照中央关于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的决策部署,今年的预算报告突出了“一增一降”,即通过加大投入和降税清费等政策措施,切实帮助企业降低成本。预算报告显示,运用财政投入和落实税费减免等一揽子政策措施,进一步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税负成本、财务成本、物流成本,支持企业固定资产投入、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合规性补贴资金,把资源更多更高效地投向实体经济,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预算报告显示,今年我省将加大减免涉企行政性收费力度,实行省定涉企“零收费”,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落实中央有关精简归并“五险一金”的政策研究制定情况,降低部分社会保险的缴费比例。落实中央普惠性降税政策,积极争取国家财税政策支持并在我省先行先试。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和债务成本方面,将做好降低企业用地、用水、用电、物流成本等,经初步测算,争取2016年全年能为全省企业减负约4000亿元,综合成本较2014年水平下降5%-8%,将较大缓解我省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压力。

  ■重点领域工作如何保障?

  民生保障资金比上年增加266亿元

  保障重点领域工作是财政资金使用的关键,今年预算报告在着力补齐民生发展短板,支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提高资金支出效率,支持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方面,均有大手笔保障措施。

  在创新发展方面,今年预算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核心战略和总抓手,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安排121.03亿元,比上年新增15.6亿元,增长14.9%。安排科技发展专项资金80亿元,安排8亿元扶持工业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熟度高、产业化前景好的研发项目,安排12亿元支持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

  在协调发展方面,省级财力更多的向基层倾斜。预算显示,实施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战略,2016年共安排1893亿元,比我省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原定投入计划1346亿元增加547亿元。

  在绿色发展方面,2016年安排节能环保和生态环境保护支出101.67亿元,比上年增加13.67亿元,增长15.53%。

  在开放发展方面,预算安排了外经贸、口岸建设和生产服务业等支出21.3亿元,重点支持外经贸稳增长调结构、促进进出口、招商引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生产服务业发展、国际旅游发展等,着力提升我省经济国际竞争力。促进广东自贸区、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在共享发展方面,预算显示,2016年共安排民生保障资金1759亿元,比上年增加266亿元,增长约18%,补齐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的短板,促进社会公平,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提高教育保障水平,共安排470.02亿元,比上年预算可比增长10%。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共安排286.81亿元,可比增长21%。保障医疗卫生支出,共安排308.91亿元,增长23.1%。支持农林水事业发展,共安排363.08亿元,可比增长34.4%。安排136.53亿元解决好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医疗救助金、残疾人补助、城乡社会养老保险等6类底线民生问题。落实十件民生实事相关资金共约872亿元,占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3.3%,比上年增加80亿元,增长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