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独生女易在婚恋中碰钉子?

26.08.2015  17:29

   导语: 我的研究发现,独生女在恋爱、结婚与性生活方面,都比不是独生的女性更差一些。相比之下,对于30岁以下的男性来说,无论是不是独生子,在上述方面都没有什么区别。

  针对这项研究,我写过一篇题为《独生女,性福缺》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我觉得独生女和独生子出现的这种婚恋上的差异,是因为社会和家长对于男孩子的培养基本上是一模一样的,因此虽然是独生子,成长起来之后也就和不是独生子的男性差不多。可是这里面隐含着这样一个悖论:那么,对于女孩,社会和家长的预期和培养不也是基本上相同吗?为什么独生女的成长过程和结果就会那么不同呢?

  这就不得不深入分析一下: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性别关系”,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呢?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知道,虽然父亲和母亲会有极其强烈的性别意识,就是把男孩当男孩培养,把女孩当女孩培养;可是在青春期之前,无论儿子还是女儿,却不会把爸爸当作男人,也不会把妈妈当作女人。也就是说,在年幼子女的生活中,父母都是“无性别”的。

  只有到了青春期临近,子女首先意识到自己是男人或者女人,他们才会疏远作为异性的爸爸或者妈妈,但是同时也开始从爸爸和妈妈那里,逐渐学习如何与异性交往和相处。

  在这时候,是不是独生子女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在独生子的家庭里,是两个男人(父与子)面对一个女人(母亲),因此父亲所代表的那种男子汉气概是占上风的。这就会潜移默化地推动独生子走向“男人”的成长过程,因此独生子与非独生子就不会出现很大的区别。

   可是在独生女的家庭中却相反,是两个女人面对一个男人,因此,母亲如何培养自己的女儿,就成为非常关键的一件事情。

  如果是多子女的母亲,那么她就会不由自主地认为,女儿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女性,无外乎嫁人生育、相夫教子,不需要有什么“大出息”,因为反正还有其他子女在顶着。结果,凡是多子女家庭出来的女性,总是倾向于成为一个更为传统的女性。

  可是对于独生女,母亲的希望可就复杂得多了。一方面,妈妈都希望女儿也成为一个“正常的”女人,走那条千百年来的“妇道”(妇女之路);可是另外一方面,正是由于是独生女,妈妈又不可避免地期望女儿“能顶半个儿”,至少在妈妈老去之后,还能够提供情感上的支持或帮助。现在人们经常把女儿比喻为“妈妈的贴身小棉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且特指的就是独生女。

   在这样两种不同的母女关系之中,非独生女的人生道路往往是“涛声依旧”;可是独生女的“性别成长过程”中却往往吸收了更多的刚强、自主、责任心等等因素,使得独生女更加具有“阳刚之气”。 可是,在男女真正平等的时代还没有到来的现在,独生女也就不得不承受某些婚恋方面的险阻与代价。

  我的女儿就是独生女。早在上初中的时候,有一天她突然对我们发感慨:“独生子女就是倒霉,以后还要管你们,也没人帮忙。”我和妻子当时大吃一惊,思来想去,我们也没给她说过这个呀。可是,这就是潜移默化,就是独生女走上更加独立之路的开始。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独生女,这在当时是我们夫妻俩的“被动选择”,在即将全面放开“生二胎”的时候,我诚心劝告后辈们,还是为了自己和自己的后代而活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