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作文“有温度” 人人有话说

17.06.2017  11:28

  在培正中学考点,送考的老师给考生一个大大的拥抱。

大洋网讯 一张照片,能否勾起你的回忆,写出一篇美文?首日考试结束后,考生普遍反映语文总体难度适中,作文题让每个人都有话说,但也布满陷阱。而对于物理,多数考生表示并不难,甚至有人提前15分钟完成试卷并检查了一遍。有专家表示,语文作文题是个有温度的题目,而物理题很灵活,考查了学生提取信息能力和思维能力。

语文

作文“让每个人都有话说

妈妈,我作文写了你,很努力地表现你很辛苦,还说你有满脸的皱纹。”接近中午12时,广州市第七中学考点考生陆陆续续走出学校。陈同学高兴地走向妈妈,告诉妈妈自己在作文里写了她。妈妈听完后笑着说:“把我写成了60岁吗?

据了解,今年中考的作文题目是《总会想起那张照片》,考生普遍反映语文总体难度适中,刚够时间写完作文。“语文的作文题目乍一看很简单,但有陷阱,很容易写跑题。”梁同学说,“审题不难,写照片也很简单”,但很容易写成人物类作文,所以他在写作文的时候“一直很小心,一直在点题”。不过,考完后他的感觉还是挺好的。

而在培正中学考点,不少考生都表示,今年的作文题不仅让每个人都“有话可说”,还能让人“回忆起很多美好的事情”。来自培正中学的张同学表示,在看到作文题时,她马上想起了过去3年的事情,她一边回忆同窗友谊,一边写下对老师和同学的留恋。而陈同学则说,自己平时酷爱摄影,拍过很多照片,她在考场上选取了自己曾拍过的一张印象深刻的照片,写出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那张照片拍的是乞丐乞讨、周围的人的反应。我希望通过这样的照片,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关注。

记者还在现场了解到,今年的语文考了丰子恺的一幅漫画。“有点难理解,之前没见过。”司徒同学表示,“虽然觉得自己答得不好,不过幸好分值不高。”有考生说。

试题点评

考查内容符合初中学段要求

对于今年中考的语文作文题,广州执信中学初三语文备课组组长、中学一级教师沈晓芬表示,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好题目。照片定格的是生命中难忘、美好的时刻。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珍藏,学生也不例外。作文题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勾起学生的回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话可说。

沈晓芬表示,今年的作文题属于“材料+标题”类型,审题难度不大。首先要明确的是那张照片应该是过去的一张照片,学生要在文章中反映出照片中的人、物和场景;其次,要在文章中突出“总会想起”。“总会想起”即是印象深刻,学生要写出照片中的人、事给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冲击,并在文中揭示出这张照片总让你想起的原因。这篇文章要求突出考生个人感受,要通过自己的笔触去表现照片于自己人生的意义、价值,启示、思考,个人感悟必不可少,写出真情实感,彰显思想深度非常重要。

对于语文全卷,卓越教育中考研究专家团队表示,语文考查内容符合初中学段要求,注重语文知识、能力和素养的综合考查。语文试卷结构分为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三个部分,遵循保持稳定和适当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全面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能力,古诗文和现代文的阅读理解、分析、鉴赏能力和书面综合表达能力,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积累语文知识和沉淀语文素养以及在实践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理念。

物理

有人称“送分”有人觉得难

对不起老师,我物理考不了100分,只能考99分了。物理真的很简单。”物理考试结束后,在培正中学考点,一名考生和等待他的老师开了个玩笑,之后便开心地离开了。考生王同学告诉记者,本以为物理考试会出几道大题当当“拦路虎”,但其实题目一点都不难,“我提前15分钟做完又检查了一遍”。

在七中考点考试的龙同学也表示,有些题目很简单,简直就是“送分题”,其中图表题有两个填空可以直接从图表上抄答案。不过,浮力和电流的两道大题还是挺难计算的,所以在这两道题目上他花了不少时间。梁同学则告诉记者,她觉得考试整体比较常规,但题目比较新颖,“物理大部分还好,但那道和手机充电线相关的题目还是有点难度的。

有考生觉得物理“送分”,也有考生觉得很难。一名在七中考点考试的考生就没那么开心了,刚出校门他就对着同学们喊:“物理好难啊,我好多题都没做完!”这名考生称,他觉得物理的难度属于中等偏上,有几道题目都不会做。

试题点评

注重提取信息能力计算量大

今年中考物理题,考生普遍表示题目比较简单。对此,卓越教育中考研究专家团队认为,今年中考物理重视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考查学生的提取信息能力和思维能力。其中,有些考题源于教材。

例如第24题压轴题,就来源于八年级上册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也考查了实验报告。同时,通过增加大量图表及新图形,考查学生的提取信息能力。例如,第9题首次出现柱状图提取信息。第14题相对湿度材料,要求学生通过图表阅读总结新知识,同时考查考生的文字表述能力。

另外,考题一如既往地贴近生活。例如第21题的手机充电,第22题通过灯泡是否发光判断插头这个“暗箱”中的线是否同一条,考查的就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维能力。整份试卷对数学的应用能力要求更高,计算量加大,例如第1题不再是简单的估测,还要进行计算。试题重视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和灵活运用。例如第12题,这是首次在中考中出现横滑轮组,要求学生充分理解有用功,考查思维,杜绝死记硬背。

卓越教育中考研究专家团队建议明年的中考考生,应多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中,不能仅仅停留在书面的解题,应注重概念的迁移,养成知识联系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习惯。通过观察生活现象,联系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并通过动手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这样才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考出好成绩。

统筹 信时记者孙小鹏 撰文 信时记者孙小鹏 郭苏莹 实习生钱晓恩 吴绍锋 摄影信时记者陆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