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今年将实现公办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全覆盖

21.03.2017  12:45
原标题:公办养老机构年内实现医养结合全覆盖

  一名长者在医疗机构开设的养老服务中心内看书。戴惠甜 摄

  “医生开的药,我吃了非常有效。而且,每天都有护士帮我们拿上来,抽血检查也是每天早上来门口抽,不用我们自己跑来跑去,真的很方便。”在江门市社会福利院住了几年的陈婆婆有糖尿病,经常都要找医生开药、做检查,对福利院提供的医疗服务赞不绝口。

  江门市作为全省两个地级市之一,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在推进医养结合方面已有很多尝试和探索。近日,为推进试点工作而编制的《江门市国家级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根据《方案》,江门将于今年实现公办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全覆盖,明年实现民办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全覆盖,2020年建成完善覆盖城乡、资源共享、保障有力、支付合理、人才充足、运行有效的医养结合体制机制。

   全市登记养老机构102家已有67家配备医疗服务

  随着老年人口大幅增加,老龄化社会需要解决的养老问题越来越严峻。以江门市蓬江区为例,截至2015年底,该区有户籍人口48.5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人8.54万人,占17.6%,80周岁以上老人11667人,占老人总数的13.7%。按照2011年全国老龄办调查得出的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所占比例推算,该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达1.62万人,康复护理等医务需求日益突出,倒逼政府寻求养老需求和医疗资源的有机结合,推动医养融合发展模式,弥补养老机构中的医疗缺位问题。

  数据显示,江门市现有养老机构102家,其中67家已配备医疗服务。随着养老需求的增加,已有许多“大手笔”投入的医养结合项目在江门涌现。比如目前新会区投资2.5亿元,正在建设一所建筑面积达到5.7万平方米、床位1000余张的区域性养老中心,该中心毗邻新会区中医院,建成后将成为江门市养医结合又一亮点;正在兴建的广东银葵医院是全省首家澳门投资的大型医疗机构,投资额达32亿元,将在2019年建成,总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其中养老公寓部分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立足五邑、服务广东、辐射港澳、面向海外侨胞的医疗、健康、养老于一体的服务综合体。

  据悉,江门注重激发社会活力,推进医养结合工作深入开展。从2014年起,江门就组织开展三届“养老·助残”公益创投活动,政府投入资金3525万元,设立养老助残服务项目70个,引入42家社工机构等社会主体参与运营,在运营机构的牵线搭桥下,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康复训练、就医陪诊、健康讲座等服务。

   启动中医药医养结合试点开通老年人就诊绿色通道

  针对江门目前的医养结合情况,《方案》提出了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与社区居家养老结合、鼓励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促进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深度融合、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养结合工作、建立医养结合服务保障制度、加强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6大项主要任务、23项重点工作。

  为进一步调动医疗机构的力量,《方案》提出,要落实老年医疗服务优待政策,做到100%公立医院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开通老年人就诊服务绿色通道建设;鼓励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鼓励二级、三级医院在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老年专家门诊,定期为社区老年人提供诊疗、巡视服务;规划和新建的中医院要将老年门诊、老年病床或老年病院、养老康复护理中心等建设纳入其中。

  进而,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新会区中医院要启动中医药医养结合试点,并形成经验后适时在全市推广;市第三人民医院启动老年精神类疾病预防、治疗和护理方面研究。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展老年慢性病管理方面的研究,启动探索逐步向康复、护理、临终关怀医疗机构转型。

  为激活社会力量参与,江门将通过特许经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养结合机构。此外,江门还要推进政府购买基本健康养老服务;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投融资模式;对符合条件的民办医养结合机构按照投资额给予最高3500万元的补助。

  值得关注的是,江门未来将引入国际医疗养老基金,整合江门中医药学校现有资源,按照“三业一体”(学校、养老、医院)投资合作的基本思路,打造教学、办医、养老“三合一”的健康养老示范基地。

  2020年居家和机构养老建床对象纳入家庭病床

  “失能老人需要护工照料,再加上医护人员的护理,费用不可能太低。”一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许多养老机构并没有实现高入住率,究其原因,除了传统观念导致老人不愿住养老院之外,费用支出问题也是横亘在老人和养老服务之间的巨大鸿沟。

  记者走访多家养老机构发现,对于大部分老人没有退休金等固定收入来源的农村家庭来说,入住养老机构的费用难以长期支付。不止一名业内人士呼吁政府加大对家庭病床、医疗报销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减轻老人的费用负担,让有需要的老人能充分享受到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

  对此,《方案》中也提出,对于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要纳入江门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协议管理范围;探索建立从居家、村(社区)到专业机构等比较健全的专业照护服务提供体系,鼓励商业保险参与养老和医养结合,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人群的医养需求。

  此外,江门还要将60岁以上高龄、重病、失能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中行动不便或确有困难的老年人纳入家庭病床的建床对象,提供全程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健康管理服务。到2020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80%以上,100%符合条件的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建床对象纳入家庭病床。

  ■相关

   因地制宜创新服务

  医养结合从高端走向普惠

  “我腿脚不好,我的病要每天到医院吸氧,家人要上班没办法整天照顾我,所以我就到这里来住了。”3年前,为了得到更好的照顾,85岁的端婆婆选择入住内设医疗机构的江门市社会福利院。

  让老年人老有所养,也要“老有所医”,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近年来,为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养老医疗服务需求,作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江门通过政府引导、机构探索、社会协作等方式,在推进医养结合方面进行了多种探索和实践,基本形成四种医养结合模式,并初显成效。

  模式1养老院内设医疗机构

  “以前,我每天要坐半个小时公交车去医院看病,到了医院后还要排队取号。”端婆婆告诉记者,她患有肺心病需吸氧治疗,每天都由家人陪同前往医院,既费时又费力,于是主动向家人提出入住能提供医疗服务的养老院。

  “目前,我们内设医疗机构的设施和医护人员的水平都相当于一级医院的标准,可以为老人提供预防、治疗、保健、康复服务。”江门市社会福利院院长吴占求介绍,目前院内共有530多名老人,80%的老人不能完全自理,同时患有老年病,需要治疗。“因此我们设置的医疗室专攻老年病的治疗。

  “医疗室每一年的运维投入大约是300万元。现在医疗室主要是发挥门诊的功能,我们的目标是把它发展成为符合综合医院标准的医疗机构。”吴占求认为,只有提高院内医疗机构的水平,才能更好地做到医养结合,为老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要推进医养结合,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政府应从顶层设计着手,通过完善各类政策适当地把相关资源向养老机构倾斜,帮助各类养老机构完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医养人才的培养,发展专业的人才队伍。

  模式2养老院向医疗机构买服务

  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可为老人提供较为完善的医疗服务。但由于内设医疗机构投入大、难以取得相关的医疗资质等问题,大部分民营养老机构未能直接内设医疗机构。

  “我们院内设有医疗室,主要提供为老人配药、身体检查等简单的服务,所以我们主要通过向医疗机构购买专业的医疗服务来解决院内老人看病的问题。”新会区幸福寿星安老之家院长陈芬华告诉记者,该院以每年4万元的价格向新会第二人民医院购买服务,通过“医养合作”的方式,可为院内250多名老人提供上门诊疗、健康体检、保健养生讲课等服务。

  据介绍,新会第二人民医院每天都会派出医生和护士上门进行诊疗。“医院的医生和护士更专业,我们入住养老院感觉会更有保障。”今年86岁的张慧芳笑着说。

  和医疗机构合作购买专业的医疗服务,可以降低养老院的成本,又可以为老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因此这样的医养结合方式会更受民营养老机构的欢迎。

  要更好地推进医养结合,陈芬华建议,要强化政府主导,增强多部门协同。首先,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让医院与辖区内的养老院实行医疗对接,提供医生上门诊疗服务,提高老人医疗保障。其次,对有能力在院内开办医疗机构的养老院,要做好开通医保的政策支持,纳入医保联网结算。对养老机构中的内设医疗机构实行有条件的全部纳入、有资质就审批的政策。最后,对在养老机构就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执行与医疗机构相同的执业资格、注册晋升政策,增强养老服务岗位吸引力。

  模式3医院开展老年托养服务

  “在医院里养老,最大的好处就是生命有保障,医生护士经常来看我们。医生熟悉我们的身体状况,对我们的治疗有帮助。”入住鹤山市沙坪街道卫生院养老服务中心的96岁老人吴长源说,医院三四楼是老年科,如果出现身体不适,下楼就可接受治疗,对老人来说非常方便。

  2015年,为满足服务辖区内老年人养老和康复治疗服务的需求,鹤山市沙坪街道卫生院得到各方支持,投入超2700万元改建养老服务楼,设置230张床位,为老人提供集医疗、护理、康复和基础养老、生活照料为一体的养老服务。

  “我们对养老和住院这块分得很清,会根据老人健康情况切换‘医疗’和‘养老’模式。”鹤山市沙坪街道卫生院党支部书记李剑明介绍,该院入住老人有九成以上不能自理,由于我们养老服务中心采用医养结合的养老方式,解决了老年人在家庭养老的难题,现入住人数已达62人。

  李剑明表示,目前入住情况并没有达到预期,作为基层医院转型发展的一种尝试,该院在养老服务这部分只是基本做到运营成本收支平衡,“对于医养结合,我们正在探索更好的服务模式,它需要卫计、民政等多个部门的配合。

   模式4社会机构探索医养结合

  雅瑶敬老院位于雅瑶医院背后。与医院相邻,为这家养老机构提供了医养结合的便利。

  “早在规划时,我们就参照一些发达城市的做法,把雅瑶医院和雅瑶敬老院规划在一起,方便老人就医。”鹤山市雅瑶镇社会事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雅瑶镇就引入鹤山市明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进驻敬老院,通过“公办民营”的方式,强化院内管理和服务。“通过引入社会机构,可以充分利用社会机构的社会关系平台及社会资源,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目前,我们主要是通过和雅瑶医院合作,为老人提供医疗服务,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令养老院的老人得到及时的医疗服务。”鹤山市明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林杰介绍,平日雅瑶医院的医护人员会每日来到敬老院为老人做测血压、血糖等常规检查,对于患病老人也是由专业医生判断给出最佳治疗方案。

  “受‘家庭养老’的传统观念影响,目前敬老院的入住率还是偏低。”林杰告诉记者,目前该院有养老床位200多张,但仅有70多名老人入住,床位空置率仍偏高。他表示,为了加大宣传,让民众对养老服务加深认识,他们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鹤山市公交车站牌等广告位开展宣传,所以外界对该院的知晓率并不算低,目前入住老人中甚至还有港澳人士,以及获得美国绿卡的老人家。

  接下来,该院计划和雅瑶医院进行合作,在医院开设老人康复中心,为老人提供更专业的医疗康复服务。(记者 陶然 戴惠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