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廷镜:试析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教育智慧

11.11.2016  23:04

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使文明积淀成人格”,而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也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教育智慧,它是我们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发扬光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探讨其实现的路径也显得十分必要。

一、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

笔者撰写的于2015年3月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专著《中华教育智慧100》,以100篇系列随笔力图从教育的角度传播传承经典,可以说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教育智慧的一种探索。以下从书中列举十个方面试作分析。

(一)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是传统文化倡导的一种理想人格,意为内修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或外务社会事功。它是中国哲学中一个重要的命题,实质上是先哲站在哲学的高度对关于“人是什么”“人应该成为怎样”的教育命题所作的探求。内圣是修为、是素养、是基础,外王是实践、是尽责、是目的,“内圣外王”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德政相摄、趋善求治、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精要。

(二)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我国传统的修行法宝,基本含义是:“过犹不及”“执两用中”。“过犹不及”表现的是一个度的原则。意指要获得“”的适宜,达到“”的度,这要求从全局来把握事物的本质。中庸之道应用于教育,是劝导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的精髓是自我教育。

(三)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为中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之一。朱熹说:“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认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有学者认为格物就是指用心感觉事物背后的道德。这个理解,也和古人对宇宙万物的认识相符。先哲认为,道生成了宇宙万物,那么,宇宙万物也具备了不同的道德属性。人要学道,要认识宇宙中这个最根本的道,就要感悟万物,从中得道。现代流行的体验式教学等与“格物致知”是一脉相承的。

(四)博观约取

我国古代就有“博观约取,由博返约”一说。孔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孟子说:“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苏轼曾提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博观”,就要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历万端事。“约取”如同提炼金子,就是将知识和经验去芜存精、去伪存真,成为自己的东西。成就事业者,往往专中显博,博中有专,博更是治学的基础。

(五)融会贯通

融会贯通是把各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融合贯穿起来,从而得到系统透彻的理解。语出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三》:“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懂得融会贯通的学习者掌握了不同门类甚至不同领域知识的共通性,能将一个领域更深的理解转移到另外的领域当中。“半部《论语》治天下”,当你熟读《论语》,达到融会贯通后,它就像一个宝葫芦,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

(六)深造自得

深造自得出自《孟子·离娄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自得”指在老师点拨下通过自身体悟获得。深造是追本溯源、真学深究,而不是浅尝辄止、华而不实;自得就是自己真正有所收获,而不是为了炫耀给别人看。这种不需也不强求外界过分干预的“自得”思想,培育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识扎实、功底深厚、才华横溢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七)持志养气

所谓“持志”,即将所立之志,持之有恒,时刻秉持勿使失之、忘之。孟子认为士最重要的是持志,要人们做到“居仁由义”,具有“舍生取义”的信念。孟子把持志与养气密切相连,他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强调持志养气,就是强调理智与情感的统一,信念与意志互动共生。这已被无数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

(八)大象无形

大象无形一语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意为世界上最伟大恢宏、崇高壮丽的气派和境界,往往并不拘泥于一定的事物和格局,而是表现出气象万千的风貌和场景。用大象无形来形容中华文化泱泱大度、不拘一格、包罗万象、生机无限的特点,确是非常贴切。大象无形,润物无声,“不露痕迹”的教育才是高明的教育,是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超凡的教育智慧。

(九)道不远人

孔子说:“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就在人们的身边,就在日常生活中。觉悟万物,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身边之物开始。道不远人,意味着要注重创设推进道德理论大众化的有效载体。儒家文化既是一种精英哲学,又是一种平民哲学、生活哲学。它所推崇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既是大儒们谈经论道的主要内容,又是黎民百姓立身处世的基本守则。这种传播方式今天仍值得借鉴。

(十)文以载道

文以载道是我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学观。韩愈认为“道盛则气盛,气盛则文昌,文以贯道,文以明道,文以载道”。优秀经典之作,也往往都是“载道”之作;而“”也需要完美的“”来承载。“文以载道”,“文如其人”,

古往今来,凡庸碌之辈,必无雄文华章。文的分量,其实也是人的分量。文以载道,作为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一直发挥着弘扬真善美、针砭假恶丑的功能。

二、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教育智慧的现实意义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教育智慧,无论是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说,还是对于坚持教育改革的文化自觉、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我们民族坚定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充分表明新时期坚定文化自信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

先哲们历来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人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可实现幼儿养性、蒙童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易经》《诗经》《礼记》《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教育了一代代中华儿女。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我们民族的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支撑。中国古代教育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教育智慧,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实际行动,是坚定文化自信的体现。

(二)有利于传承我国古代教育智慧

我国古代教育智慧是我们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像经过大浪淘沙般而形成的。它彰显着民族精神,诠释着民族智慧。它在各个历史阶段都被应用于教育实践中,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吸取中国古代教育智慧,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又可给新时期教育改革予以借鉴。可惜在一次次否定传统文化的冲击下,在一次次接受西方教育理念的浸染中,这些智慧被曲解了,被忽视了,甚至被否定了。风云激荡、曲折反复的百年教育改革既有可圈可点的成功经验,又有不堪回首的惨痛教训。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文化的迷失,尤其在于否定传统文化,否定中华教育智慧,与教育的本质渐行渐远。

我国目前对中国古代教育智慧的研究和传承缺乏自信自觉,虽然有一些有识之士已洞察到这个问题,也作了一定的探索,但总的来说还差强人意。从总体上研究,结合现实去研究,用通俗读物去推进理论的大众化,更显单薄。所以,我们在学习世界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时,应更加重视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教育智慧,千万不要忘记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

(三)有利于现代教育走向“转识成智

通俗地说,“转识成智”就是把显性、外在的知识转化为隐性、内在的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只有“转识成智”,众所周知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才是确切的。哲学家怀特海指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智慧根源于知识,但知识需要生成、升华、走向智慧,教育需要通过知识引导人的智慧成长。缺少智慧的知识只能是肤浅和平庸的知识,缺少智慧的教育只能是平庸和跛足的教育。教师之教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把知识转化为智慧。

为应对时代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超越知识追逐,转向智慧获取,教学要求从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转向到对学生进行智慧的培养。转识成智的价值取向实际上是教育本原的回归:古代的教育其实很注重培育智慧。因此,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教育智慧,有利于启迪教师教育智慧的养成,有利于启迪学生获取智慧。

三、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教育智慧的基本方法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教育智慧,是一项长期的浩大工程,需要每一个人尤其是教育工作者自觉地扎实地付诸实施。

(一)以文化自觉为先导

多年前,费孝通先生就主张每个民族都要通过文化自觉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和他人的文化,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知道其文化的“来龙去脉”,找到本民族文化的“安身立命”之地,最终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2010年8月10日《红旗文摘》刊发评论文章指出:“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素质教育说到底是用文化打好做人的基础,教育建基于文化,可以说教育改革的迷失主要是文化的缺失所致。所以,只有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才会有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教育智慧的自觉。

(二)以固本培元为基础

要了解中国古代的教育智慧,只从教育史学家那里知晓一言半语是不够的,必须系统深入地学习研究国学。这既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教育智慧的需要,更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可谓固本培元。笔者年轻时就喜欢上国学,曾研修过哲学和管理哲学专业,近几年来重点研究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

两年先后完成了两部专著《经典亦时尚》和《中华教育智慧100》。笔者在个人专著《经典亦时尚》中写道:“经典记载着历史,时尚展示着当下;经典代表着成熟,时尚意味着新生;经典标志着成功,时尚期待着考验。经典曾经时尚,时尚可以经典。否定经典,就是忘记历史;忽视时尚,就会忽视创新。”这是笔者研究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最深刻的体悟。我们要自觉学用中华经典,夯实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教育智慧的基础。

(三)以传承发展为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教育智慧,需要取其精华、剔除糟粕,将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付诸于人格塑造、智慧生成的实践过程之中。同时,也要做好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做好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教育智慧的内涵要与时俱进地加以补充、拓展、完善。不断促进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融合与发展,积极寻求中国古代教育智慧的现代融合。而传承与发展都有赖于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有效传播教育。

(四)以教育科研为载体

人们解决世上所有的问题,是用大脑、能力和智慧,而不是照搬书本。”教育科研是教育教学的助推器和催化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标杆和良师。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教育智慧更离不开教育科研。首先是要乐于求道。有淡泊之心,不与达官比位置,不与富人比享受,只与同伴比贡献,只与朋友比快乐,在自己的一方净土中默默耕耘,让“”永存心间!其次是要独辟蹊径。“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人云亦云、步人后尘的教育科研是毫无价值的。教育科研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在于独辟蹊径。再次是要打造精品。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要创作出通俗易懂、短实新的精品,把深奥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师生喜爱的读物。

(五)以涵养悟性为良方

悟性”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认识上的飞跃。国人向来认为,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凡夫走卒,皆离不开悟性。才思敏捷、机智过人,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情况清楚、胸有成竹、审时度势、通权达变,应是有悟性的起码要求!学术泰斗、文学巨匠、管理奇才、武林高手、著名中医、厨艺大师、能工巧匠等,都有极高的悟性,都是极其自觉地学习,历经极其艰苦的磨炼。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教育智慧离不开悟性,先哲总结了不少涵养悟性的好经验:积学渐悟,静修觉悟,涵泳引悟,联想生悟,阅读领悟,体验感悟,生活体悟,苦练醒悟,痴求顿悟等,这些宝贵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六)以知行合一为根本

实事求是历来是中国人的处事原则和道德信条,而求是精神必然表现为务实态度。国人历来黜玄想而务实际,“勤于学、力与行、敏于思”的务实态度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而且实践是人们通往成功的阶梯,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才是终极目标;实践是人们正确思想观念形成的渠道,是锻炼与提高人们能力、获取智慧的最佳途径,知识只有得以应用才能实现转化为能力、智慧,只有坚持学中用、用中学,才能不断总结提高,才会充满智慧。所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教育智慧要做到知行合一。教育实践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尽心尽力地投身“转识成智”的教育实践当然是知行合一的重要体现。教育大师陶行知、徐特立、季羡林等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七)以兼容并蓄为品格

古人云:“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中华文明历数千年而不衰,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原因在于兼容并蓄。盛唐之文艺高峰,一个不容忽视的主要因素是广泛地吸收了从西域传入的异族文化。至于作为我国近代启蒙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则是大量吸收西方文化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充分利用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互联网+”时代最主要的特征是跨界融合,谁善于跨界融合,谁就掌握先机,而跨界融合就是兼容并蓄。我们要兼容并蓄,方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教育智慧。

(八)以优化环境为促障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一成语从一个方面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巨大作用。在《三字经》里记载着“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故事。恩格斯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在学校,优美典雅的育人环境,启迪心智的名人名言,健康融洽的师生关系,乐于求道的学习氛围,好学上进的动人故事,将时时处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进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教育智慧,我们应该切实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同时,要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树立“转识成智”的先进典型,形成“转识成智”的教学氛围;综合运用各种媒体、各有效载体予以宣传推介,诸如电台电视台开设《挑战文化名人》《最爱是中华》《中华好诗词》专题节目等。

智慧是知识凝结的宝石,文化是智慧放出的异彩。”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教育智慧,可令传统文化与教育智慧交相辉映,先哲智慧与现代智慧兼容共长!

(作者系广东省社科院清远分院副院长兼教科所所长,本文是2016广东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原文8000字,本刊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