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客家猫头狮的起源(图)

08.01.2015  14:28

  

  猫头狮表演 (资料图片)

  客家狮又叫猫头狮、獬、豸,是古代遗存于民间的一种少见的狮子舞,与从化本地狮(珠三角一带盛行)并存,也是从化独有的狮舞品种。尽管猫头狮舞意味深长、独具特色,但因为各地多改舞其他狮舞,猫头狮舞已少有人问津,从化的猫头狮舞技濒临失传。2012年,猫头狮入选广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让沉睡多年的“雌狮”重新苏醒。

  客家猫头狮的狮头形状像猫,造型比一般本地狮个头要小一点,头顶插着两束青葱的麦草,显得格外生气盎然。镶嵌在狮子额前的圆镜,犹如古代武将的护心镜,狮子双目突出如金鱼眼,有别于南方狮的倒“”字,而且双眼朝下竖起,显得英俊雄强。猫头狮狮头下方的大口呈扁圆形,一直延伸到双耳下边,虽有“狮子大开口”之状,但却不凶不怒,与双眼构成猫头狮温顺厚道、憨态可掬、不愠不火的独有气质。

  但为什么只是“雌狮”?“雄狮”又去哪了呢?笔者确实没写错,要说起缘由来,就得从流传于当地的《西游记》故事说起。相传,古代有一对狮子横行天地,无恶不作,伤噬万类,令生灵涂炭。佛祖为普救苍生,便指派卷帘大将(即后来的沙和尚)下凡降服恶狮。卷帘大将降服了狮子,并渡其皈依佛门,在途经东海时遇到风浪。见此状况,雄狮英勇地下海探明情况而被大水淹死,而母狮则因为胆怯,涉水未深而被沙僧救起,因而流传下来的从化客家猫头狮就只有雌狮而没有雄狮。多年后,唐僧去西天取经的途中遭遇毒瘴,听说这母狮子能避险祛邪,于是吩咐弟子无论使出什么招数,都要把狮子请出来消灾避邪。故事一直流传,舞猫头狮的传统也一直在客家人群中渐渐流行。

  从化各处都有客家人聚居,据不完全统计,约占从化总人口1/5以上,在过年和其他喜庆节日里,又或者在家祠行宗族礼仪、神庙坛头祭祀、拜年贺寿时,客家人都会敲锣打鼓吹唢呐,架起狮头戴上面具,闪展腾挪地舞狮,四周围起男女老少,个个喜上眉梢。若逢新春佳节或建新屋、店铺开张等喜庆日子,村中的舞狮队便会舞起猫头狮,敲锣打鼓前来庆贺。在从化,舞猫头狮在良口镇部分村以及一些客家人聚居的村落流行较广,舞狮队员一般靠耕田为生,农闲时就练舞狮,逢年过节就起舞,使寂静的客家山村充满喜庆和热闹的气氛。

  “太阳一出红彤彤,我唔系大公狮”,春节的时候,客家人聚居的山村水寨就变得更热闹了。正月初一、初二,猫头狮队会伴着轻快的锣鼓节奏,一边舞狮,一边唱歌,围着村头门楼舞狮,以期祛邪镇妖,祈求一年村子平安和顺、六畜平安、五谷丰登。猫头狮踩着铿锵的锣鼓节拍前行,时而疾驰跳腾,时而磨蹭徘徊,其击鼓节拍、方式和音质、舞步、舞法也与常见的北方狮、本地南方狮舞大不相同,别有一番风味。

  据一些老师傅介绍,猫头狮队一般由24人组成,4人一组轮流上场,全套动作可舞两个多小时。功夫好、经验足的长者戴上佛头扮唐僧;在狮子前后玩耍的是戴猴头面具的孙悟空,搔首弄眉,东摸西抓,一刻都不能停下来;唐僧与孙悟空身穿红衣,展现一派喜庆气氛;舞狮人罩着镶满红、黑两色边的碎花红底棉布狮被,散发着客家人独有的浓郁的地方色彩。更加有趣的是猫头狮幽默风趣的逗笑动作,细腻而真实,让人一见难忘。伴着“咚呛”的锣鼓声,舞狮者一人举狮头,一人操狮尾,先朝四周观众行拜礼,并拜四方神灵,拜完神灵,佛头摇摆着香包和绿树枝,碎步引狮起舞。于是,狮子便围绕香包转圈,双眼眨动;猴头突然将香包夺去,钻入狮被内俨然孙大圣隐身,佛头到处寻不到猴头,掐指一算,原来是躲进狮被里面了。最后,佛头终于捉住猴头,师徒争夺香包,而狮子则趁其不备一口把香包吞进了肚子,并洋洋得意,翩然起舞。师徒无奈,唯有齐心协力将狮子灌饱后逼其吐出香包。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猫头狮舞这一民俗传统也渐渐被人们遗忘,因此,为了让传统得以传承,不少有心人自发成立猫头狮队,把这种民间习俗送出了乡间。像鳌头镇新围村、城郊街北星社区等都有自己的猫头狮队,从化市希贤小学、北星小学也先后成立培训基地,决心要将猫头狮舞发扬光大。(转载自《今日从化》 稿件由胡家慰整理)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优化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推进共建粤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委部署干部监督工作
完善干部监督制度机制提高干部监督工作水平 日中国广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