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何恐惧人际交往?
●本报记者何碧帆
贫困大学生是指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因而生活拮据甚至无力负担学杂费用的一类特殊群体。据有关数据显示,贫困大学生占全国大学生的20%。在嘉应学院,贫困大学生的比例可能更高。现实情况中,多数贫困大学生能够正视困难,自立自强。但是,也有部分贫困大学生无法正确面对困难,背负着沉重的生活负担,从而引发心理问题,影响其学业进步、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
A
部分贫困生人际交往困难
近日,在嘉应学院的心理咨询中心,一位腼腆的男生正在接受心理咨询老师的心理辅导。这位不愿具名的大二男生告诉记者,他来自五华县,家里兄弟姐妹比较多,父母靠种点农作物和果树供他们姐弟几人上学,生活非常艰难。他上学的钱是靠家里省吃俭用换来的,从上学开始就申请了助学贷款。“从我上大学那天起,我就发誓,要好好学习,以后找份好工作。可是,上了大学后,我觉得自己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他们玩的东西,谈的话题,我什么都不了解,一句话也插不上。我觉得同学们也在逐渐疏远我,我觉得他们看我的眼神也在嘲笑我,让我觉得很痛苦!”
据了解,该中心每年接待近千人次进行心理咨询,其中一部分为贫困大学生,而他们最常出现的问题是因贫困引发的各种心理困惑,其中较为常见的现象是人际交往困难。“渴望进入社会,和别人打交道,但在交往过程中却不知道如何与人交流,感到很苦闷,这种苦闷经过长期的压抑就会转化为心理问题。”嘉应学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梁芹生教授说。
B
自尊与自卑交织的苦闷
据分析,贫困大学生容易存在过度自尊与过度自卑的心理现象。
一方面,由于家境贫寒,部分贫困大学生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感到自卑,担心得不到别人尊重,往往表现出悲观失望、精神萎靡的消极负面情绪。如大三学生小林,家里每个月只能给200元生活费,每天吃青菜拌饭不说,下午没课时还要派传单兼职,看着同学们玩电脑、上饭馆的潇洒生活,逐渐产生焦虑心理,萎靡不振,对自己未来的命运产生怀疑。
另一方面,贫困大学生往往注重脸面,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具有强烈的自尊。这使得他们产生极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只接受成功,不接受失败,也就形成了既自卑又自尊、既坚强又脆弱的双重性格。如大二学生小李,在人前是好强的学生,成绩也很好,但他喜欢上一个女孩,被拒绝后顿感人生灰暗,产生厌世情绪。
梁芹生教授说:“我通常会告诉他们,你要得到别人的认可首先要有清醒的认知,过去不等于现在,现在不等于将来, 我们不能等靠要,要主动去获取自己想要的生活,主动去改变自己。人的贫穷是暂时的,最重要的是你的内心不能贫穷。”
策略
多举措管控
大学生心理问题
据了解,近年来,嘉应学院积极探寻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方面,学校通过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特困生补贴和贷学金制度以及给特困学生减免学杂费等,构建较完备的济困助学体系,帮助学生减少经济压力,鼓励他们正视贫困和挫折。
另一方面,在学校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建设了一支以6名专职心理教师为骨干的心理咨询服务队伍,为贫困大学生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的诊断、辅导与咨询。同时,学校建立了较为成熟的五级(学校——中心——学院——班级——宿舍)工作机制,实时监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现问题及时介入。近两年,该校心理咨询中心接待了大量有着各种心理问题的同学,化解了大部分同学的心理危机。
■记者手记
构建一个立体化心理救助体系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一直在思考,贫困大学生这么多,为什么大多数贫困大学生能够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自立自强,而有一部分学生面对困难却自暴自弃、自我消沉?
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是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生活环境、生活阅历和性格特征的不同,面对经济压力时,每个人呈现出的不同的心理反应。积极进取的人,能够直面现实,主动争取助学贷款、奖学金,参与勤工俭学,用实际行动改变生存状况。而缺乏克服困难勇气的人,在经济上依赖被动救助,生活上缺乏斗志和信心,他们既渴望被尊重,又不可得,只能在自卑的情绪中消沉。
人格中的弱势群体,有他们人格形成的社会原因和家庭背景,我们无法苛求他们什么,但我们可以构建一个立体化心理救助体系,为那些心理失衡、价值观扭曲、意志力薄弱的贫困大学生正确认识并接受自我,改变不良心态,增强抵抗挫折的能力,从而培养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品质,回到正常的心理轨道中来。(碧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