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用臂膀连接海峡(图)
23.08.2014 09:38
本文来源: News.21cn.Com
图为14名健儿携手走上福建平潭龙凤头海滩。 本报记者 谭云东 摄
本报记者 谭云东
22日13时左右,14名两岸横渡选手携手踏上平潭龙凤头海滩。他们集体转过身来,朝着大海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
挑战发起人、中国横渡第一人张健说,我们敬畏大海。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艰难挑战,4天5夜,97个小时,14名挑战者感受到大海宁静时的美和汹涌时的险,更展现了坚定的意志与敢于担当的勇气。
变化无常的天气
—3小时12公里与8小时9公里
12公里,是台湾选手苏子杰首棒3小时游出的成绩;9公里,是谢鸿志、葛煜以及白柏汉3人连续8小时游出的距离。数据背后反映的不是实力,而是这次横渡海峡挑战中最不可预知的因素—天气。
18日中午挑战启动时,台湾新竹港口蔚蓝的海面平滑如镜。充当“急先锋”的苏子杰顺风顺水,3小时游出了12公里。
19日12时左右,泳渡的直线距离达到58公里,靠近本次挑战的中线位置。多么顺利!按照如此速度,完成挑战可比预计时间提前20小时。可是大海的脾性,谁能说得清!14时开始,海峡的“脸”说变就变,一时间狂风大作,空气中夹杂着雨水和闪电,白色的浪花掀起2米多高,谢鸿志、葛煜和白柏汉在海浪中穿梭、翻滚。3人8小时泳渡推行的直线距离未超过10公里。
“感觉就像是在洗衣机中翻滚,身不由己。”谢鸿志这样形容在浪中的感觉,他被海浪高高地掀起,又重重地砸下,在海水中呕吐了几次。
保障船合富轮的船长黄金山是台湾人,有着30多年的航海经验,对于台湾海峡的洋流气候十分熟悉。他惊叹选手在如此风浪中泳渡,难度不可想象,“这几天的洋流是从赤道流向日本海的‘黑潮’,流速最高可达每秒3米,加上这个季节吹的是西南季风,选手大部分时间要逆流而行。”
不轻言放弃的意志
—挑战中止,难熬的22小时
这次横渡,张健把它分成几个阶段,“中间是最艰难的。”他说的是挑战中止,那难熬的22小时。
19日19时,海面风大浪急,风力最高达到8级,跟拍和负责安全保障的气垫船、游艇均出现了故障或安全隐患。根据气象预报,未来10小时风浪将更大,怎么办?经过大陆和台湾横渡队的共同协商,决定暂停挑战。
此时,距离终点平潭还有80.2公里。合富轮在GPS点上停驻下来,选手原地待命。出现故障的游艇则返回台湾进行维修和补给。
2007年和2008年,台湾泳渡爱好者王瀚曾2次发起横渡台湾海峡的接力挑战,均以失败告终。原因都是在台湾海峡中线附近遇到大风浪,不得不折戟而返。
公开水域项目国际级裁判周玉成介绍,暂停是考虑到安全,符合本次挑战的规则。但对于所有参与者来说,这是焦急、难熬的22小时。张健多次询问天气情况,并提出应对方案。台湾选手黄俊铭只有16岁,在风浪中晃动的船只让他有点难受,“待在船上比水里还难受。只要有一丝希望就重新下水,我们不会轻易放弃。”
挑战暂停了22个小时。20日中午天气好转,福建方面也派出两艘渔船作为导航和保障。下午16时,第10棒葛玉直接从合富轮上跳入海中,挑战重新开始。
由于洋流和潮汐的影响,加上导航船出现了一些故障,挑战的泳道一度偏离预定航道达37公里。
敢于担当的勇气
—“我多游一点,他们可以少游一点”
“我想游快点,后面的人就可以少游一点。”这是苏子杰游完首棒,上船后说的第一句话。
两岸选手携手挑战,14个人就是一个团队。信任与担当,在5天4夜的挑战过程中不断体现。
作为挑战选手中为数不多的有着夜游经验的选手,大陆横渡队的唯一女将张婕,在18日晚根据教练的部署,勇敢地承担了首日的夜游任务。从18日22时不间断地游到19日5时,7个小时的夜游,张婕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受到海水长时间浸泡,张婕出现口腔不适,“舌头完全麻痹,就好像断了一样。”虽然戴上面罩,但仍难预防海蜇、水母等海洋生物的攻击,她的脸颊、脖子都留下了伤口。
21日中午开始,挑战所在海域再次遭遇复杂的洋流,进展十分缓慢。泳渡队决定改变策略,用体能较好的杨听宇、谢鸿志、葛煜、白柏汉、温伟、黄俊铭6位选手组成冲刺突击队,每人下水半小时左右,用速度冲破这片复杂水域。体能透支的罗寯等人则适当休息。50岁的张健,也在22日凌晨2时下水挑战,为了让接力的女选手苏诗涵减少夜游时间,张健坚持到5时10分。此刻,太阳已从海平面升起。
对于张健老师的“分担”,苏诗涵的妈妈十分感动,“诗涵第一次夜游是在20日23时到凌晨1时,她说她跳下去后就后悔了,确实有些恐惧。”
“我们是一个团队。这一次,除了鲨鱼,预想到的困难我们都碰到了。还好,我们都坚持了下来。”张健笑着说。
(本报福建平潭8月22日电)
本文来源: News.21cn.Com
23.08.2014 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