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扎根汶川三年 为灾区人民规划安全新居
邓国基。受访者供图
大洋网讯 “十年了,希望灾区人民加强科学防灾抗灾意识,走出痛苦,走向美好。灾难是暂时的,生活还是要继续。”在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曾参与援建的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邓国基向记者感叹。在灾区度过的三年时光里,他留下了一座座安全牢固的崭新建筑,也留下了不舍与牵挂。
让灾民过上震后第一个暖冬
2008年7月,第一批38名中组部选派的技术干部入川挂职,邓国基正是其中一员。当时的他挂职中共汶川县委常委、副县长,参与灾区重建工作,直到2010年12月才回到广州。
随着救灾工作紧张有序的开展,全国各地援助的板房陆续运抵灾区。邓国基开始筹备过渡板房的建设。然而,在一片废墟之上寻找合适的地方来安装板房却并非易事。汶川位处高山大川,土地资源极为有限,很多安置点不得不设置在海拔2000米的山上。此时,作为资深结构工程师的邓国基发现,不少现存建筑经过科学加固后可以作为过渡安置的房源。他随即联系广东省援建工作组,迅速组织房屋应急评估,开展排险除险和房屋加固维修,大量房屋从而得以安全使用,减轻了灾民过渡安置的压力。
随后,邓国基参与了“暖冬行动”,在紧张的援建资金中调配专款,为高海拔民居全部加上棕垫保暖层,送上御寒物资,让灾民在震后过上了第一个温暖的冬天。
与当地人相处得越久,邓国基愈发感受到灾民心中“故土难离”的情怀。他告诉记者,“生活能如常继续,便是最好的重建典范。”以行动赢得灾区人民信任和赞扬的他,也在2009年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挂职干部”和“阿坝洲劳动模范”。
编制重建规划 “弃豪华重安全”
在灾区,不少对口援建单位都来自经济社会较发达、地理环境较优越的地区,在救灾重建中,对当地的民情民风、地理条件、社会发展情况等缺乏认识,加上当地可借鉴的基础资料严重不足,在不少设计人员眼中,这里简直可以算是“不宜居住”的地方。
汶川的高山峡谷、山水相依独具魅力,但也因此面临着用地紧张、生态脆弱的制约。在编制汶川重建规划时,邓国基针对当地特殊的地质情况,提出“必须首先把安全问题考虑进来”,不仅冒着频发的余震和飞落的滚石到实地观察、现场设计,在工作过程中也不时提醒设计人员遵守避让断裂带、地质灾害和洪水的安全原则。
在协调重建工作的过程中,邓国基还纠正了部分照搬大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和用地豪华化的倾向。在他看来,重建首先是要解决人住的问题,在用地问题上“要安全,不要豪华。”
据他回忆,有的捐资的热心人希望他们的捐款用来建设医院和学校,越大、越高级就越好,“但这种想法将导致公共设施占地过多,客观上加剧了灾民安置用地矛盾和重建资金的困难。”
(信时记者奚慧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