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谈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咬牙坚持才不会前功尽弃

06.03.2015  21:38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底子薄、困难多,面临更大压力。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情况下,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工作更得咬牙坚持,才不会前功尽弃。

2001年,曾经有“煤电之城”美誉的阜新在资源几近耗尽的情况下被确定为我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市”。自此,国务院和辽宁省政府全力支持阜新转型。

经过不懈努力,2014年,阜新市地区生产总值是转型之初的8.6倍,财政收入是之前的15.7倍,煤电产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例由60%多下降到17%左右。

这只是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离转型成功还差得远。”全国人大代表、阜新市委书记张铁民说,“不仅新兴产业还刚刚成型,基础还很不稳,许多历史欠账也都没有还清。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口。”张铁民对此高度赞同,他认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尤其如此,还有不少坡和坎要爬要过。

他举例说,曾经是亚洲最大露天矿的海州露天煤矿2005年6月由于煤炭资源枯竭正式宣布闭坑破产,但因采煤留下了一个长4公里、宽2公里、垂直深度320米的巨大矿坑。现在阜新市空气扬尘中的三分之一就来自这个“大坑”。

可是这么大的深坑,搞植被恢复,不仅要耗费巨资,技术操作还非常困难,只能慢慢来。”张铁民说。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是全省四大“煤城”之一,也是一座枯竭型城市。全国人大代表、七台河市市长韩立华说,由于煤炭市场行情不好,七台河又是“一煤独大”的工业结构,2014年全市公共财政收入增长为-4.9%,经济发展形势严峻。

但我们常说‘危中有机’,对于资源型城市转型来说也是如此。”韩立华认为,要抓住《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和《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中有关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支持政策,尽量让这些政策效应最大化。同时资源枯竭型城市也要立足实际,开动脑筋,寻找适合各自城市特点的转型之路。

张铁民、韩立华等代表认为,全国几十个资源枯竭型城市都存在类似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国家近年来高度重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工作,给予了许多支持,但行百里者半九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千万松不得劲,否则不进则退,许多以前做的工作也会付之东流。

代表们建议,国家和各省级政府应继续支持这些城市转型。

张铁民还呼吁其他资源型城市以阜新为鉴,不要等到资源枯竭了才想起转型的事。“一定要未雨绸缪,在日子过得好的时候就多想想未来怎么办。”(记者陈梦阳 管建涛 张非非)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