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互联网+”推动现代林业建设
今年以来,山东省林业厅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第四届林业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的理念,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突出“林业一张图、三个平台、九大系统”建设,推动传统林业向数字林业、智慧林业变革与创新,加快构筑绿色山东体系,促进生态山东建设,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生态支撑。
一、“互联网+林业”体系初步构建
(一)搭建林业大数据平台,推动数字林业建设。 通过与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建立资源信息共享机制,收集整理全省行政区划、基础地形、卫星影像、道路交通、河流水系和数字高程模型等公共数据,建立完善全省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库。在此前提下,将山东省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融合进网格化地理信息系统,通过“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数据叠加整合,将林地资源按照统一标准落实到山头地块,建成多类别、多时空、多尺度林地资源“一张图”。目前,山东省林地资源“一张图”共区划落实林地小班136万个、林地5190万亩,实现137个县(市、区)全覆盖、无缝衔接,以及林业三维实景、清查数据、遥感影像可视化。结合小范围人工地面调查和年度造林实绩检查,对林地资源数据及时更新维护,将资源数据对接到局域网,各级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单位根据访问权限可在网上进行数据浏览、查询,实现林地资源数据共享,提供实时高效的数据支持与服务。
(二)搭建协同办公平台,推动高效林业建设。 依托省政府政务网资源,累计投入470多万元,对省林业厅内外网进行升级改造,推进省、市、县林业政务办公平台建设,实现林业政务系统的一体化和协同化,即系统内上下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并与其他相关行业政务系统链接。建成了全省林业电子公文传输、视频会议系统,实现省、市两级林业部门的互联互通和公文上传下达,提高了办事效率。在全省林业系统建立了275人的信息员队伍,构建了协作联动的林业信息采集、传输机制。加快厅机关办公自动化建设,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建设办公短信发送平台,实现了公文办理、政务处理、电子邮件的即时通知。对山东林业信息网进行了改版,设立20个一级栏目、66个二级栏目,开设信息公开、厅长信箱、专家在线和在线互动窗口。建成全省林业网站群,初步形成以省林业厅门户网站为龙头,汇集5个省级林业网站,17个市、100多个县林业局,35个省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场、苗圃门户网站的160个林业信息网站群,打造了山东林业政务信息对外公开发布的统一窗口。
(三)搭建云信息服务平台,推动智慧林业建设。 按照《中国智慧林业发展指导意见》要求,以智慧林业建设为目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手段,在日常政务管理、跨部门业务协同、辅助决策支持等领域中,建立了政务办理、林政资源管理、森林防火、森林公安警务、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林木种苗信息、林木种质资源管理、林业科技推广和林业电子商务等九大业务系统。将31项林业行政许可事项纳入省政府网上政务大厅运行,林地审批、林木采伐、木材运输、植物检疫等工作实现网上受理、审核、审批、打证,全部流程均可在网上查询并接受社会监督。在全省建设了23处林业有害生物检疫测报标准站,基层检疫测报人员通过GPS手机上报测报点虫情,通过短信平台向基层政府和苗农、林农发送虫情预报。通过林木种苗信息系统,实现全省苗木花卉市场价格、供求信息、发展动态、展会传媒等信息的共享。利用林业科技推广服务系统,组织林业专家在线解答林农技术难点问题,通过短信为林农提供天气预报、病虫情报、技术措施等信息服务。建设了林业电子商务系统,为林业生产交易提供数据支持和指导。
二、以“互联网+”推动现代林业建设
“十三五”期间,山东省林业将运用互联网思维、大数据决策、智能型生产、协同化办公、云信息服务,大力推进“互联网+林业”建设,全面提升林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重点做好六项工作:
(一)依托互联网深化林权改革,推进林业改革创新。 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各项改革,实现林权证在线和离线申报、审批和核发,提升林权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水平。建立与全国联网的全省统一的林权交易平台,实现林地、林木、股权、债权、项目工程和林业技术等项目统一挂牌,交易会员、经济会员和中介会员统一在线服务,形成林权交易信息统一发布和聚集平台。建立统一的网上交易系统,实现林权网上拍卖、招标、议价和报价等交易方式,提供公开、公正、全程监管的林权交易平台。
(二)依托互联网加强资源监管,确保监管科学有效。 以林业资源空间分布信息为基础,构建集森林、湿地、沙化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监管于一体的智慧林业资源监管平台,适时掌握林业资源现状与动态变化,实现对林业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有效监管,并结合科学方法对林业资源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为科学决策和顶层设计提供依据。建立生态红线落定系统、平衡系统和管控系统,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支撑,划定林地、森林、湿地等生态红线,实现生态红线在网络地理空间的全面覆盖和全面贯通。通过科学测算,落定生态红线的边界和阀值,实现生态红线动态平衡。对划定生态红线的区域进行信息化管理与调控,对资源进行网格化管理,制定管理、开发黑名单与白名单,保障生态环境质量与数量。建立生态环境监测平台,依据大数据分析技术,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生态服务功能和价值,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依托互联网开展生态工程建设,及时全面掌握造林动态。 建立智能化营造林管理系统,加快推进省、市、县三级的营造林规划计划、作业设计、进度控制、质量管控、检查验收和统计上报等环节的一体化管理,实现造林绿化精细化管理和重点工程核查监督,使“在哪里造林、造什么林、造多少林”的问题一目了然,提高全省营造林绩效和管理水平。建立林业重点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实现立项、启动、执行、验收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及时汇总、准确掌握工程建设进展状况。建立古树名木保护系统,实现对古树名木档案的动态管理、专家会诊、信息查询等功能,进一步加大对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力度。
(四)依托互联网加强林业应急管理,确保生态灾害安全可控。 建设森林防火应急指挥平台,对林火监测预警、信息传输、扑火指挥和灾害损失评估等环节实行信息化管理,及时准确预报森林火险等级,及时发现森林火灾并上报信息,为扑火提供快捷、准确、及时、有效的数据、图像、影像、音频等信息,实现提高森林防火与扑救指挥的信息化。建设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平台,形成林业有害生物调查、监测预报与预警、预防和除治、灾害监测和评估、检疫及追溯信息、数据管理等基本信息数据库,实现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网络共享。
(五)依托互联网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立足现有林业企业和产业基础,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林业电子商务模式,培育产业新业态,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建设林业电子商务平台,在17市授权有实力的林业企业使用“鲁林优品”商标,建设网上山东名优林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在阿里巴巴旅游平台销售森林旅游产品,实现林产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化,使生产、管理单位与合作伙伴、相关单位、客户之间共享信息并相互服务。建设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物联网应用平台,实现采伐、运输、生产、仓储、配送、销售等全过程数据可追溯、质量可监控、信息可查询。建设全省林产品贸易投资平台,加强省内外林业经济合作与技术交流,提升林业产业市场影响力。
(六)依托互联网拓展政务服务,提高林业政务服务水平。 加强政务基础建设,在现有山东省林业厅门户网站基础上,实施升级改造工程,形成集信息发布、行业宣传、网上办事、科技服务、企业推荐、信息交流一体化的综合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林业部门和重点林业基层单位的互联互通,提高工作效率和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加强山东林业网站群建设,网站群将包括省和各市、县(市区)林业部门和涉林企业、机构等的子网站,实现一个访问入口,便捷获取林业政策信息,企业的生产、销售,以及市场的供求、交易等信息。建设山东林业公共服务平台,基于林业大数据中心、林业天地图、森林资源基础信息服务平台和林业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开发山东林业公共服务系统、移动端应用系统,提供更加高效、高质、全天候的林业技术与服务。
(作者刘均刚,系山东省林业厅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