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 建设让人记得住乡愁的城市

02.08.2014  19:39

  本报讯  (记者刘龙胜  特约记者宋健军)7月31日至8月1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市委书记朱泽君、市长谭君铁作讲话,强调全市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认真吃透省委胡春华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注重在神态、业态和形态上大胆创新,增强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集聚人口和产业,建设有特色、有个性、让人记得住乡愁的城市。

  市委副书记叶胜坤主持会议。李金元、林碧红、李纯德、丁文、彭耀新、管林海、周章新、曾祥华等市领导,各县(市、区)和市直相关单位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两天来,朱泽君率领部分与会人员,马不停蹄地先后到雁洋国际慢城“六村联动”、客天下产业园、梅县新城等地现场考察。一路走来,既看了城市扩容提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完善公共设施配套的好典型,也看了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好典范,充分感受了我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蓬勃态势和喜人成果,更加坚定了大家创建“城是宜居区、乡是生态园”的信心和决心。

  朱泽君充分肯定我市新型城镇化的明显成效。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胡春华书记来梅调研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三大抓手”,积极探索城镇化发展新路,拉开了大梅城发展空间,发挥了起步区示范带动作用,初步形成了统筹城乡、以城带乡的良好互动格局,尤其是交通建设和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已成为我市特色亮点。

  朱泽君指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生活与投资环境,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有利于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增强我市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有利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全市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更新理念、把握方向,进一步明确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我们要瞄准“一个目标”,制定“两大标准”,推进“三大创新”,抓好“四类区域”,坚持“五个突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以新型城镇化促进新型工业化,又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助推梅州实现“四化融合”。一个目标,即以人为本、科学规划、从容建设、高效管理,努力建设有特色、有个性、让人记得住乡愁的城市。两大标准,即因地制宜、尊重规律、尊重自然,制定“城是宜居区”和“乡是生态园”的建设标准。三大创新,即内在要求的神态上坚持统筹城乡一体化,创建“城是宜居区、乡是生态园”;业态上坚持产城联动,以文化、旅游和健康产业为牵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发展生态适宜型产业,打造生态经济综合体;形态上体现客家风貌、岭南风格,建设森林里的宜居城乡。四类区域,即梅州中心城区、兴宁五华丰顺较大县城、平远蕉岭大埔精致特色县城和美丽乡村。五个突出,即突出科学规划引领、突出主体功能分区、突出中心城区和县城、突出客家特色乡村、突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朱泽君指出,我们要坚持总体规划、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推进新型城镇化。一要以建设粤闽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大力推进梅州城区扩容提质,尤其要集中精力率先建好起步区江南新城和梅县新城,带动优化江北古城。以建设36公里环市路为重点,以道路的开通带动城区的开发。以实施郊野森林公园围城工程为抓手,建设森林里的宜居城市。二要以建设综合实力较强县城为目标,发挥区位和人口优势把兴宁新城、丰顺新区、五华新城建成50万人口的城市;发挥文化和生态优势把平远蕉岭大埔建成20至30万人口的特色县城。三要以建设广东文化旅游特色区为抓手,深入实施乡村公园化战略,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同时,要盘活资源、用活政策,着力破解用地和资金等两大瓶颈问题。

  朱泽君指出,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产城联动,改革创新推进新型城镇化。一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放宽落户限制,积极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特别是中心城区和县城集聚,让城进得了人。二要坚持产城联动,注重城市与产业同生共兴,有效解决进城人口生活就业问题,让城养得起人。三要营造一流环境,充分发挥生态、文化和宜居的优势,以一流的文化教育、生态环境、医疗保健、购物娱乐和干事创业氛围,吸引更多优质产业和优秀人才集聚梅州,让城留得住人。

  朱泽君强调,我们要加强领导、创新治理,稳妥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市里成立专门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新型城镇化工作的总体设计、统筹推进。各级各地也要加强组织保障,认真贯彻落实好我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相关文件精神,实现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谭君铁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提高认识,遵循规律,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刻理解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和内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加注重城镇软硬件建设,更加注重城镇空间布局,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二是规划引领,产城联动,努力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紧紧围绕建城、管城、进城等关键环节,注重突出特色,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城乡;坚持精细管理,提升城镇安全度和品位;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统筹解决好人口城镇化问题。三是创新机制,突破瓶颈,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有力保障。探索构建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格局;充分利用“三旧”改造、低丘缓坡未利用地开发试点等政策,努力破解建设用地瓶颈;加强分工协作、发动群众参与,形成共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