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刚性制度激活“暖墙”暖心效应

19.02.2016  12:12

  ■ 徐剑锋

  本报16日报道,2月初,东莞的“暖墙”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温暖点燃了多少人心中的爱和光明。近日,这份爱传递到了梅州。猴年春节前夕,一条“梅州也有了爱心墙,身为客家人,我很荣幸”的微信在朋友圈热传。

  捐出闲置的衣物,提供简便的食物,“举手之劳”尽管看起来不起眼,但可以给人以温暖,给社会以正能量。

  一面“暖墙”,在“润物细无声”中培养公民的慈善意识,要让其持久地得到最及时、有效的响应,既依托于爱心之下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也维系于社会组织体系的日益强大,从而让每个公民都能在力所能及中实践“随手公益”,用“微爱心”的涓涓细流积聚成“大慈善”的江河湖海。

  当然,“暖墙”作为新生事物,在落地、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诚如报道中一些市民所担心的捐衣过剩、食品卫生等问题,笔者认为破解之道还在于以刚性制度强化常态管理。比如,在日常维护方面,可以引入公益团体、志愿者,通过建立值班制度来做好服务与监管工作;又如,旧衣、食物捐赠按标准和要求从制度上去规范和保障,而且应通过强化双向信息沟通和科学统筹安排,避免“粗放型捐赠”成为一种“爱心负担”;再如,对于无人领取、长期积压的衣物,还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处置、转赠等制度等。

  要让“暖墙”持续释放“暖心”效应,亟需建立更有针对性的“施与取”机制,构建一个信息透明对称的双向互动平台。只有让捐赠各方都能够精细化、精准性地行动,才能打破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盲目性、片面性,从而让慈善从细节处变得更加入微。

  一言以蔽之,“暖墙”这种民间慈善如何得到激活与发展,扶持与监管不可或缺。当务之急,在立好规矩、敬畏善意的同时,更应整合资源、对称信息、加强监管,将其纳入到制度规范和法则约束的笼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