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文促发展 以创文促和谐

28.12.2016  16:36

 

  编者按:梅州获评省文明城市已近十年,创文工作驶入了快车道,蕉岭县、大埔县、梅县区先后获评全国文明县城,五华县、平远县获评省创建文明县城先进县城,今年丰顺县正式启动创建“省文明县城”工作,文明之风吹遍梅州。

  在创建过程中,我市坚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的理念,以发展推动文明建设,逐步夯实创建工作基础,把提高市民素质作为文明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共建共享,以创文促发展,以创文促和谐。

  建设美丽乡村 共享文明成果

  昔日,公共汽车只在城中行,如今,公交线路开进了20多个乡镇……从城到乡,人居环境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筑牢了文明城市建设基础。

  近年来,围绕“建设幸福村居,打造美丽乡村”的目标,各县(市、区)规划建设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生态文明示范村镇,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培育乡风文明,全市城镇化率达47.8%,比2011年增加了4.8个百分点。“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撬动了“美丽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大埔县西河镇北塘村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挖掘历史人文资源,打造的北塘法治文化园已成为旅游热门目的地。

  在“中国十大美丽乡镇”雁洋镇,雁上村、大坪村、阴那村、塘心村、南福村六村被列为省级新农村连片创建示范片。村道硬底化、自来水村村通、休闲小广场遍地开花,“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诗意美景融入了文明的新风,变成了更加舒适宜居的美丽家园。环境的提升带动了村庄的发展,依托金柚、茶叶、金线莲、火龙果等多种类型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该镇形成了“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结合旅游产业发展,打造了万亩柚园、万亩茶田,大力推广客家特色农家乐、民宿,形成了产、供、销、游、玩、休闲为一体的新农村发展之路。

送书下乡活动,让我市基层群众能接触、了解到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指出,精神文明创建,作为“权重”不断加大的民生和幸福工程,必须实实在在地惠及人民群众……据介绍,2015年我市在全省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评估考核中排名第一,预计今年全市生产总值可突破千亿元大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是2011年的2.4倍、3.2倍。

  实施惠民之举 打造文化之美

  日前,记者在梅江区西阳镇莆蔚村看到,建于明朝中期的莆蔚赵氏祖祠一改以往的旧模样,经修葺后的祖屋焕然一新,附近道路干净整洁,屋前的坪地上还装上了乒乓球台、脚踏车等体育健身器材。“以前祭祖的时候村民才会过来,现在大家有空就来这里休闲娱乐,祖屋热闹多了。”住在莆蔚赵氏祖祠旁的赵先生说。据了解,为打造市级农村文化俱乐部,西阳镇党委政府、莆蔚村民委员会、赵氏宗亲筹集资金70多万元,重建文化活动广场,修整祖屋,扩建祖屋附近道路,筹办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器乐室、音乐室、卡拉OK室、舞蹈室、棋牌室、文艺小广场、议事厅、道德讲堂、少儿活动室等功能室。

第四届客家文化创意产品博览交易会增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区,让市民更形象地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样的改变发生在全市多个村庄里。2013年,我市出台了《梅州市文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如今,我市已实现了市、县、镇、村公共文化设施覆盖率100%、达标率100%。据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预计2020年全市建成1000个以上农村文化俱乐部,让更多百姓享受到更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老年人晨练的内容丰富多彩,不仅锻炼身体,更让人乐观、热情。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推进小康社会进程中,我市将“共享”发展理念贯穿始终。近五年来,我市累计投入1061亿元用于民生建设,占全市财政总支出的77.7%,成功创建粤东西北地区首个教育强市,实现“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覆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十二五”评比中居粤东西北地区第一,农村文化俱乐部建设项目被列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

  倡导文明新风 践行核心价值

  梅城归读公园变身公益广告长廊,南台山森林公园建成弘扬24孝文化的南台清风园,大埔县西湖公园设置核心价值观24字大型宣传牌……文明创建需要坚实的文化底蕴。近年来,我市通过加大公益宣传、培育示范点、评选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等方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培养新时代市民为振兴梅州发展服务。

志愿者送书下乡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近基层群众。

  据介绍,我市制定实施了《梅州市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先后建成了叶剑英纪念园、中国客家博物馆、东山教育基地和归读公园等一大批文化设施;成功创建了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了全省首家地级市征信中心,建立了“梅州模式”的农村信用体系,目前全市有78万户农户纳入信用体系,评出信用户25万户;全市建设了一批“道德讲堂”示范点;积极推进家长学校工作,其品牌项目“粤幼课堂”开课总覆盖量居全省首位;依托“互联网+”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开展了文明小博客、文明短信传递、网络优秀视频展播、网上知识竞赛等网络文化活动。

  我市连续8年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入选“2016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城市”。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达16万人,志愿者组织325个,志愿服务项目126个,覆盖扶贫济困、志愿助残、环境保护、关爱退伍老兵等领域。

  撰文:黄焱  李艳良

  摄影:连志城  林翔  高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