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包容心化解电梯加装难题

21.01.2016  11:59
由于历史和规划要求的原因,梅城许多八九十年代建设的小区住宅没有电梯,给很多老、弱、病、残居民带来一些生活的不便,尤其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来临,许多市民希望在自己原有住宅楼加装电梯,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问题成为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

 

  嘉  宾

  巫礼兵(左二):市人大代表、梅州市东山学校校长

  吴利东(右二):市政协委员、梅州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职员

  陈杰(右一):网友代表、梅州市大碗公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主持人

  蔡颜颜:梅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本报记者  曹优生

  【话题背景】

  虽有政策保障 加装仍多阻力

  由于历史和规划要求的原因,梅城许多八九十年代建设的小区住宅没有电梯,给很多老、弱、病、残居民带来一些生活的不便,尤其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来临,许多市民希望在自己原有住宅楼加装电梯,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问题成为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

  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陈志云等6名人大代表联合提出了《关于出台多层住宅增设电梯具体指导意见的建议》,该建议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被列为去年重点建议之一,成立相关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并用半年时间形成《梅州市市辖区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管理规定(试行)》(下简称《规定》)初稿。

  在经过充分论证后,《规定》于2015年3月开始施行,使旧楼房加装电梯成为可行。然而小区住户在加装电梯过程中,依然会遇到许多来自低层住户的阻力。他们大多担心加装电梯后会有噪音、影响通风采光和通行等,也有的要求补偿。

  【两会热议】

  平衡各方利益 加强沟通协商

  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巫礼兵、市政协委员吴利东,以及网友代表陈杰,就梅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这一热点话题,来到本报“两会圆桌会议厅”进行了热烈讨论。

  巫礼兵认为,不少低层的住户认为没必要加装电梯,或者装了后高层受益,对自身却不利。对此,作为邻居,要有包容之心、成人之美、相互谦让,让住在高层的居民更加便利,共同把事情做好,从而达到邻里和谐、共享发展。同时,加装电梯也是在为我市解决建筑历史遗留问题出力。电梯装好后,住户年龄大了也可享用,卖房时也能增值、更加畅销。此外,有些低层住户要求高层住户对其进行补偿,这不见得是好事,因为这笔费用要纳税。

  吴利东说,目前,我市已步入老龄化城市行列,老年人日益增多,加装电梯对老弱病残者而言,不但可以解决他们的出行之难,还可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因此,这是大势所趋。当然,我们也要倾听反对者的声音,保障他们的权利,加强沟通协商,大多问题基本都可解决,比如采光问题可安装透明玻璃解决。如真无法解决,也不要强硬安装,不要搞得鸡犬不宁、老死不相往来,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陈杰认为,在谋划加装电梯的过程中,小区业主委员会要做好协调工作,尽量平衡各方利益,当有反对声音时要做好沟通解释工作;在推进加装电梯过程中,工作要做到合法合理、有理有据。

  【政策解读】

  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同意可申报

  1、适用范围:《规定》所称既有住宅,是指梅州市市辖区范围内(即:梅县区和梅江区)具有合法报批手续或权属证明、已建成投入使用、增设电梯用地在现住宅用地红线范围内,4层及4层以上的多业主无电梯住宅。同时规定,非住宅类的既有建筑(如办公楼、商场、医院等)增设电梯,以及其他各县(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2、申报条件:《规定》明确规定,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意向和建筑设计方案应当充分听取增设电梯所在物业管理区域范围内业主的意见,并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同意。同时规定,增设电梯拟占用业主专有部分的,应当征得该专有部分的所有业主同意;影响相邻业主通风、采光、日照、通行等权益的,应与受影响相邻业主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3、审批程序:《规定》中规范了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程序,按照增设电梯的审批流程,从协商到办理产权登记,大致可分为4个步骤:一是业主协商同意增设电梯,满足“两个三分之二”的要求,按要求进行公示;二是办理规划、建设施工等手续;三是动工建设,安装电梯;四是竣工验收及产权登记。其中,对于已经预留电梯井的,不需要规划审批手续和建设工程规划验收手续;工程投资额小于30万元的,不需要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记者手记】

  与人方便方能自己方便

  《规定》的出台实施,给市民加装电梯提供了法律规范和操作指南,但是,实施中却依然遇到不少阻碍。中国素来讲究“以和为贵”,记者认为,在加装电梯这一事件中,广大业主应该发扬“与人方便方能自己方便”的美德,凡事多商量沟通,促成事件圆满解决。低层住户或其他业主不要一味着眼于自身利益,毕竟邻里间低头不见抬头见,如果因此闹得反目成仇,那就得不偿失了。同时,高层住户也要考虑到其他住户的利益,多想办法、备足诚意、加强沟通,尽量把事情办得皆大欢喜。此外,业主委员会要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尽可能地为业主提供方便,及时做好双方工作,促成这桩美事。

  【记者调查】

  去年办理26宗 加装电梯规划审批

  记者走访调查发现,这两年来,住楼梯房的梅城市民希望在原有住宅楼加装电梯的意愿越来越强烈,尤其是在出台《规定》后,前往相关部门递交申请的人数陡增。据市城乡规划局的不完全统计,去年梅城办理既有住宅增设电梯规划审批的有26宗,比前几年增加不少。但记者也了解到,尽管意愿强烈,却大多由于业主意见不统一而“流产”,能够成功加装电梯的少之又少。

  “原有楼梯房低楼层值钱,加装电梯后,高楼层反倒更吃香,加上担心有噪音、影响采光通风,低楼层一般不同意加装电梯。此外,一些高楼层住户因邻里关系不好等原因,欲加装电梯也遭到反对。”梅城鸿都花园一住户表示,看到父母日渐年迈,腿脚不便,前来家中的次数越来越少,去年初便联合其他住户着手加装电梯事宜,期间各种问题不断,直到年底才达成共识,进场施工。

  而位于梅城江南百花洲的时代广场小区,也因业主之间意见不合、审批手续不够完善等,致使A栋的电梯只建了两层就遭到停工,不少业主因电梯建不成而拒交物业费,引发业主与业委会的矛盾。

梅城江南一小区两栋住宅楼已成功加装电梯。(严海苑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