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兴瑞郑国光出席广东省全面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部署会 会议要求以改革促进广东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

04.09.2014  11:16
  

 

   

   

   

  (图片均由陈建军摄影)

  (中国气象报记者董永春 通讯员陈建军 杨群娜)8月28日,广东省全面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部署会在广州召开。会议要求以改革促进广东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提供重要气象保障,为广东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目标提供重要支撑。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广东省委副书记马兴瑞出席会议并讲话,广东省副省长邓海光主持会议。

  郑国光说,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关键举措。广东开展气象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肩负着为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探索新路、为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凝聚共识的重大责任。要把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全力推进广东全面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首先,要坚持安全至上,完善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制。要构建台风暴雨等灾害应急预警和主动响应机制、健全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制、完善气象保障公共安全机制。第二,要坚持开放多元有序,构建现代气象服务体系。要强化政府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主导作用、更好地发挥气象部门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基础性作用、努力发挥市场在气象服务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气象服务的活力。第三,要坚持创新驱动,建立现代气象业务体系。要深化气象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科技创新驱动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发展机制、完善区域气象中心的开放合作机制。第四,要坚持转职能、提效能,建立气象管理体系。要转变部门职能、优化机构设置、完善管理体制、健全法规体系。中国气象局将一如既往支持广东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试点省和全面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省建设,继续在政策、项目、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倾斜。

  马兴瑞说,广东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任务繁重,对全面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公共气象服务水平的需求非常迫切。要坚持问题导向,推动5个重点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即,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改革要充分体现生命至上的理念,应对重大气象灾害主动响应和联动处置的能力要显著增强;深化气象服务管理体制改革要充分体现开放共享的理念,气象服务的均等化和便利化水平要大幅提高;深化气象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要充分体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气象科技创新水平和驱动预报技术发展的能力要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深化气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充分体现全面正确履职的要求,更好地发挥气象行政管理职能;深化气象综合预算管理体制改革要充分体现中央和地方共同管理气象的优势,要建立更加稳定持续的气象公共财政保障制度。各级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切实抓好各项改革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支持和切实解决气象改革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各市要在《广东省全面深化气象管理改革方案》的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各自的落实方案,扎实有序推进全省的气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据悉,为更好地与广东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目标相适应,广东省全面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改革完成时间设计到2018年。改革共有5大类45项改革任务,分两个阶段推进。第一阶段为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重点完成28项(其中11项在2014年底前完成)基础性体制机制改革措施,基本建立与广东省气象现代化相适应的气象管理体制;第二阶段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重点完成17项巩固发展成果的改革措施,形成与广东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相适应的气象管理体制。

  会上,省气象局局长许永锞就广东省全面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有关情况进行了说明并做了下一步工作安排。深圳、肇庆、清远、茂名信宜等市人民政府领导在会上作交流发言。广东各地级市人民政府分管气象工作的负责同志,顺德、新丰、信宜、阳山、普宁等省直管县试点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分管气象工作的负责同志,广东省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委农办、省编办、发改、科技、财厅等单位负责同志,中国气象局有关内设机构负责同志,广东省气象局班子成员、技术总师,各内设机构、直属单位、各市气象局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