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之名让英雄安息

28.06.2016  23:23

  □ 本报评论员

  一段时间以来,“狼牙山五壮士”中的两位英雄葛振林、宋学义的后人葛长生、宋福保起诉《炎黄春秋》杂志社前执行主编洪振快侵害名誉案,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关注,6月27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洪振快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法院的这一判决,不仅明确支持了原告维护抗战英雄及其自身名誉权的请求,而且对一个时期以来社会上一些人任意调侃、消费、甚至抹黑民族英雄、人民英雄的行为亮出了红牌,划出了清晰的司法底线,因而必将受到广泛社会关注,或将作为名誉侵权案的著名判例而载入司法史册。

  关于洪振快是否构成侵权的问题,法院认为,被告洪振快不仅侵害了葛振林、宋学义的个人名誉,而且侵害了相应的公共利益。法院从法律角度对公共利益的范围作出重要论述,“民族的共同记忆、民族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视为社会公共利益。

  法院的这一判决,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对洪振快侵权行为作出的公正结论。任何民族之所以能够存在并不断进步,正是由于拥有全民族共同的历史。一个民族历史的主角,通常都是英雄。在一个个令人热血澎湃的英雄人物身上,寄托了一个民族巨大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所有民族成员在缅怀英雄的同时,也在展望民族的未来、汇集前行的动力,古今中外,莫不如是。抹黑英雄、解构英雄形象,其后果最终是让民族的历史虚无化、庸俗化。“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一个没有英雄可供景仰的民族是极度可悲的,一个个民族英雄、人民英雄被消解,将意味着民族历史的终结,最终带来的是民族的消亡。面对如此严重的潜在负面后果,法律必须及时出手。

  洪振快的侵权行为有着十分复杂的背景,这就是历史虚无主义、解构主义思潮暗流涌动,并且在反法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些人出于各种目的,以学术研究之名行解构历史之实,缺乏对历史、对英雄的起码敬畏和尊重,不顾基本历史真实,为解构而解构,为质疑而质疑,甚至罔顾法治底线把脏水泼到英雄人物身上。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这一思潮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出来,直接威胁到民族英雄的形象和民族历史的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关于本案,法院认为,这些英雄人物及其精神,已经获得全民族的广泛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记忆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之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任何国家的核心价值观都需要制度予以保障,全民族共同的理想和信念需要通过法治去实现。面对着变幻不定的网络文化和社会思潮,必须通过司法途径还英雄以公道和清白,以法治之名让英雄安息。

  本案一审判决对“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精神进行了全面而完整的阐述,给历史虚无主义、解构主义思潮从法律层面敲响了警钟。民族历史、英雄形象受到法律保护,不容随意侵犯。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歪曲历史、消解英雄意味着背离法治。本案一审判决既是一堂掷地有声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又是一堂深入浅出的普法课,告诉我们每个人,尊重历史、善待英雄不仅是爱国的要求,而且是守法的表现。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这一思潮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出来,直接威胁到民族英雄的形象和民族历史的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关于本案,法院认为,这些英雄人物及其精神,已经获得全民族的广泛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记忆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之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任何国家的核心价值观都需要制度予以保障,全民族共同的理想和信念需要通过法治去实现。面对着变幻不定的网络文化和社会思潮,必须通过司法途径还英雄以公道和清白,以法治之名让英雄安息。

  本案一审判决对“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精神进行了全面而完整的阐述,给历史虚无主义、解构主义思潮从法律层面敲响了警钟。民族历史、英雄形象受到法律保护,不容随意侵犯。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歪曲历史、消解英雄意味着背离法治。

  本案一审判决既是一堂掷地有声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又是一堂深入浅出的普法课,告诉我们每个人,尊重历史、善待英雄不仅是爱国的要求,而且是守法的表现。

[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