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

06.04.2016  11:59

    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构想。

    习总书记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这一新改革思路甫一提出就引起了包括经济学界在内的海内外人士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回顾2013年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中国经济形势作出了系统性的论述,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仅解决了“怎么看”的判断问题,而且进一步指明了“该怎么干”的问题。

    外媒普遍注意到:“习近平政治经济学”正在成为引领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新发展方向的强大指引。不仅对中国的未来,对全球也将产生巨大影响。中国的发展已经迈向新的境界。

    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理论到实践作了全面阐述和部署。2016年新年伊始,1月26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2次会议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次成为重要议题,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向中央汇报了关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8个工作方案,并在会上进行了讨论。

    2016年3月16日闭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纲要,力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措施周密详实。

    可以预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经济领域的重要改革思想,将是2016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工作的重要指引,并且会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走向产生重大影响。

    这本《解题结构性改革》,是在习总书记提出这一具有全局视野和战略高度的改革思想后,《21世纪经济报道》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顶层设计思路、改革背景、工作重点等多方面进行了全景式解读。

    供需关系向来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而在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历史关口,简单依靠总需求调节已难以应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因此供给侧的改革被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在这本书中,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有深入的分析,这对于理解当前为什么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非常有帮助。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从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方面进行论述,他最关注工业企业生产价格指数和工业企业利润的持续下行,“供给回落慢于需求回落,于是出现了PPI迄今40多个月的负增长,幅度超过5%,也就是中国式的通缩问题。相应地是工业企业利润一年多来的下降。”而导致这两个重要数据持续下行的重要原因则在于一些产能过剩行业大幅负增长。

    正是因为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突出的困难——“四降一升”(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增幅下降和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显得更为迫切,这是绕不过去的历史关口。

    那么,具体怎么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在具体工作中,既要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又要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2016年的五大重点工作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这需要多套政策组合拳,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本书对于上述重点工作分别进行了阐述,如对于产能过剩问题,不仅仅有宏观数据分析,还有对典型“僵尸企业”的细致调研,等等。

    结构性改革需要面对供给侧和需求侧双重考量。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调控之间的关系也是个焦点问题,外界不少误解,将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调控对立起来。其实并非如此,正如世界银行前副行长、北大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在本书中指出的,供给侧和需求侧可以统一考虑。

    此外,本书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对新兴产业的关注。这些新兴产业分布广泛,既包括高端的制造行业,如大飞机、核电等,也包括新兴的消费领域,如健康、影视、旅游、大数据等产业等。这些领域之所以能逆势高速增长,恰恰是因为这曾是供给侧的薄弱环节,一旦供给有改进,需求自然不是问题。2015年中国人均GDP达到4.92万元,但仍只有美国的七分之一左右。中国有待挖掘的投资机会、消费潜力都还很大,新兴产业也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贯穿“十三五”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会使中国经济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形成新的再平衡。中国经济的形态也会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

    《21世纪经济报道》作为一份具有相当专业性、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财经媒体,一纸风行十五年。在传播、解读党和国家的经济政策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优质高效、权威准确的财经信息会迎来更大发展空间,这对财经媒体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21世纪经济报道》目前也在拓展财经信息服务的产业链条,探索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财经信息传播方式,希望他们能将这种优质内容的生产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影响力优势,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我坚信,21世纪经济报道人一定能扎根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沃土,见证我们祖国的伟大复兴梦想成真,与我们这个时代同进步,在媒体转型发展的大时代中闯出一片属于他们的新天地!

    2016年3月18日

    此文为《解题结构性改革》一书的序言,作者慎海雄为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
端午节假期出游人次破亿 文旅产品服务丰富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徐壮)文化和旅游部24日公布2023年端午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