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仰望0.45平方米的天空
http://zqb.cyol.com/html/2014-10/23/nw.D110000zgqnb_20141023_5-08.htm 时间:2014-10-23 来源:中国青年报08版
华南农业大学 袁洁瑚 《 中国青年报 》
当我们仰头看天,可以把视线范围内的一切景观囊括眼中,然而你能想象身处一个极其窄狭的环境,目之所及只有半块大理石地板砖大小的天空吗?这是车手黄祺皓在赛车场上最深的体会:“我在车里只能看见挡风玻璃那一小块蓝天。”
黄祺皓是中国青年报未来号的车手,今年是第二次参加本田中国节能竞技大赛。赛车慢慢启动,开始在赛道上跑起来。此时的黄祺皓置身于荧绿色PC板架构的车厢内,双腿笔直往前,身体略微往后倾,跑完四圈基本要保持同一姿势。
“我来不及想这样的姿势累不累,我眼里只有一条笔直的跑道。”黄祺皓在整个驾车过程里精神高度集中,以至于汗水流进眼里让他疑心是不是外面下雨了。10月的广州太阳依旧毒辣,车身空间又非常有限,车盖子放下来就是一个封闭的“蒸笼”,然而按照比赛要求,车手又必须身着长衣长裤,并穿戴好手套和头盔。
黄祺皓介绍,开车时一个小决策就能影响车子耗油量的多少,比如在上坡前需要提前踩油门,上坡过程中则半踩油门以控制油耗,在弯道处不能加油或点火,以免速度太快导致翻车,快到终点时则要稍加一点油,然后让车进入自由滑行阶段,保证最大程度的省油。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赛车道外的观众看着全副武装的车手一个个潇洒驶过,面上无不流露出羡慕车手之情,却不知道里面的车手忍受了多少压力。黄祺皓苦笑着:“我以前看电视也觉得车手很酷,但真正坐进赛车里时才有了最真实的体会。”
由于赛车发动机直接装在座驾背后,所以跑起来时耳边免不了轰隆隆的噪音侵扰,为了减少车身重量,车子并没像一般轿车那样设计悬架减少震动,因此车手即使在平道上驾驶亦感觉颠簸异常。除此之外,赛车道上常有小沙粒飞进车厢,虽然车手戴着头盔,但扔可以听到乒乒乓乓的撞击声偶尔也会心里掠过一丝恐惧。
四圈共10.499km的长度,平常我们坐在舒适的轿车里也就需要10分钟,但对节能车的车手来讲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刚开始两圈还好,但是到后面我就会想,怎么还没到终点。”黄祺皓在车内无法动弹,高温的室内环境和强烈震感亦是极大挑战,透过厚重的头盔护镜只有那永远“冷着脸”的灰色赛道。
摘下头盔,黄祺皓头发上的汗珠晶莹发亮,但当他谈及节能车的未来发展时,脸上的倦容一扫而光。“社会对节能车的支持力度还有所不足,这和一些难以改变的现实有关,但只要有一群拥护节能的人一直在坚守,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看到满眼的绿色和一个更加高效的汽车社会。”黄祺皓说自己之所以参加两届,就是为了这个看似遥远的“节能梦”。
大学生是走在时代前面的人,是最有热血和激情的人,他们也必将在未来中国汽车的节能普及路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可以想见,小小的挡风玻璃里映出无数张致力于节能造车的坚忍脸庞。节能大赛,整个赛道只有10.499公里,但大学生车队的造车路岂止如此,车手在节能车里只能看到0.45平方米的天空,但他们节能梦的终点又何止于这里?
节能环保 传统与颠覆如何完美融合?
吉林大学 陈佳丽 华南农业大学 袁洁瑚 《 中国青年报 》
中国青年报组织25名大学生记者直击赛场,采访报道第8届本田中国节能竞技大赛。中青未来号作为唯一媒体参赛队,连续两届出征大赛,取得了普通组预赛第一、决赛第二的成绩。摄影 李庚伟
“月朦胧,鸟朦胧,空气雾霾浓,隔三差五在这样的‘仙境’中走一遭,也真是醉了……”在网友吐槽pm2.5再一次爆表的时候,节能减排的“紧箍咒”正向汽车产业提出更高的要求,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汽车的呼喊也应运而生。
但是来自第8届本田中国节能竞技大赛太原科技大学领航车队的阎立却有不同看法:“不能用极端的方式追求节能,我们要时刻警惕新技术彻底改变汽车的同时,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与消费者利益的牺牲。”
“印象最深的是一辆名叫龙珠的赛车。”这是关于大赛最具人气赛车的访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答案。“龙珠”正是阎立所在车队打造的一款外观近似于“几颗蛋状物拼起来”的节能车。在受访者看来,这款车不仅从外形上赋予了未来汽车更多的想象空间,同时也在安全性和舒适度上实现了突破。与大多数对手需要躺在狭小的驾驶舱里行动困难的姿态相比,领航的车手却是以“坐姿”轻松跑完全程。同时,直立式驾驶舱同时带来了更开阔的视野,更精准的路况判断和更安全的移动体验。
从空气动力学角度,“龙珠”逆流线形赛车的潮流而上,就必然面临着风阻变大、能耗增加的现实,而车队对这一切显得很淡然:“不能为了节能而节能。”这句掷地有声的宣言倒是与本田中国去年提出的FUNTEC卓越技术有所契合:环保、安全、舒适,缺一不可。“新的汽车技术推向市场,必须做到足够成熟可靠,这样的汽车才能销售给顾客。”阎立说。
据观察,很多车队并不把目光囿于节能的层面,而是更多地探索人与车的关系。有车队在方向盘旁边增设风扇,让车手在竞技过程中减少痛苦;还有一些改变固定车身的设计,将转向盘换成可灵活使用的握杆操控,以更大程度地解放车手的双腿空间……所有这些零星的设计,不仅是单纯的机械改造,还传达出大学生普遍的造车理念——乐趣、舒适与节能相结合,真正实现FUNTEC的目标。
节能,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车队为此绞尽脑汁,企图在造车过程中增加更多新鲜元素。合肥工业大学的斛兵骐骥车队今年尝试将化油器改成电喷器以提高燃油效率,车身材料上淘汰了往年的ABS工程塑料,换上更安全轻便的碳纤维,车重立刻由原来的20公斤降为12公斤;哈尔滨工程大学远航车队吸取往年经验,缩小气缸直径以减小发动机排量;华南农业大学则将思考重点落在了燃烧效益上,为了使发动机更高效地转化能量,车队在发动机上增加了一个火花塞,双点火以确保油气充分燃烧。
小小的赛车除了动力技术的不断求新求变外,还有很多人性化与智能化的探索。车手小罗在车内说了句:“赛道地图”,赛车的单片机上竟真的显现出一幅竞技场的路线图来。这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己编的程序,在车辆内部安装了一个“电子大脑”实现人机互动。“机械是为人类服务的,要求更贴合人的需求。”小罗说。
今年首次参赛的东华大学CCAC车队将队员的“脸萌”头像贴满车身,他们将用一辆赛车挑战两项大奖,一是燃油组冠军,另一个则是最佳设计奖。事实上,这辆车的惊喜并不止于此,“车架全部采用碳纤维材料,成型应用热压罐技术,而且这些技术流程都是我们大学生自己完成的。”队长朱艳介绍道。此外,部分大学生车队还通过选用小排量的化油器、切除变速箱内多余档位的齿轮、减少车轮与车壳的摩擦等创新性的小改动,尽可能实现节能的目标。
大赛主办方介绍,本田新一代技术“Earth Dreams Technology(地球梦科技)”就是在传统内燃机技术的创新基础上,实现了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的高度融合。未来也许需要颠覆,但未必要抛弃传统。正如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滨海号”的队员赵士伟所言:“节能是大势所趋,但不能颠覆传统,只有传统技术与新技术完美碰撞,才可能迎来汽车产业的新春天。”
(责任编辑:方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