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票大王”收藏63000多张粮票 价值百万也不卖
5月6日蒋俊在收藏市场淘到的宝贝。
罕见错票,票面的1666年实际是1966年。
烟票。
“洋”粮票。
“票证时代”最早的粮票。
1957军票样票,苏联印制。
蒋俊。
5月6日上午9点刚过,文殊坊收藏市场内某茶馆门口,四川省收藏家协会粮票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川粮会”)会长蒋俊早早就把茶泡上了。“这是我刚才在市场收来的。”他掏出几本泛黄的小册子摊在桌上。今年是蒋俊收藏粮票的第42个年头,从1974年至今,他几乎每天都与粮票为伴,近半个世纪的时间,63000多张的庞大收藏量,让不少票友都称他为“粮票大王”。
“新中国的粮票比我大1岁,我是1956年出生的,粮票是1955年开始使用的。”蒋俊说,“你看我们现在喝的茶,搁在计划经济时期,没有票是喝不上的。”他端起桌上的茶杯示意,80、90后对“票证时代”的理解大都一片模糊,但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知道,粮票意味着能吃上饭。
粮票的“权威”一直延续到1990年前后,“再往后就有人拿钱买东西了。”蒋俊说,收藏界公认的粮票历史为38年,1993年10月,西藏作为最后一个停止使用粮票的省份,标志着票证时代的结束。1993年以后,人们开始敞开肚皮吃饭,再也不用受粮票的限制。
“我最早开始注意到粮票,还是在部队时。”蒋俊说。1974年,18岁的他应征入伍,由于字写得好,3个月新兵训练结束,领导让他做了通讯员。
“我们部队在格尔木,我的任务中有一项是去外地接兵送兵。”蒋俊说,由于部队用的是全国粮票,每次从外地回来,口袋里必然会多出不少各地的地方粮票。“全国粮票兑换地方粮票容易,地方粮票要想兑换全国粮票,比如说在山东,就要经过写申请、开证明……等一系列手续。”不仅繁琐,部队远在青海,证明更是不好开。“所以一般剩的粮票都会换成干粮带走,实在只有一两、二两也就算了。”就是这一两二两的零碎小票,到年底时一看,竟有满满一抽屉。
1974年春节期间,格尔木室外气温跌至零下30℃,蒋俊的寝室内却是一片暖意洋洋。西安的大雁塔、武汉的黄鹤楼、江西的滕王阁……方寸之间的粮票记录着一年来他走过的路。票面的花花绿绿,加上各地标志性建筑、风景,蒋俊每看一张都沉迷其中。从家乡重庆到青海省格尔木,异乡高原单调的生活因为有粮票的陪伴显得有滋有味。
1979年12月,蒋俊从部队转业后被分配到湖北江汉油田管理局,收藏多年的粮票也被他一并带到了江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