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的维度看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及道德建设—中国人民大学杨凤城教授来我校讲学

30.11.2015  17:03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博士研究生《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改革,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应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11月28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中共党史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杨凤城教授莅临我校为博士研究生授课。课程教学以专题报告的形式进行,主题为“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历史与现实”。专题报告由《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丰清教授主持,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出席了此次报告会,我校2015级全体博士生及部分硕士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中共党史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杨凤城教授为我校博士生授课现场

  杨凤城教授从历史的维度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却面临着精神文明建设跟不上甚至出现争论的尴尬局面,使中共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得不从“观潮者”到“弄潮儿”的转变,从而提出开拓性、全方位构建物质文化、精神文明建设。从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到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与现代文明相衔接,与传统文明相继承,与现代经济、法治社会相协调的社会道德体系,明确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再到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从精神文明建设两个《决议》,到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价值追求及道德建设的高度重视。

  随后,杨教授从当前存在的不道德的社会现象分析指出,我国正处于政治和经济大转型、大发展的时期,期望在社会剧烈转型中实现精神文明与经济同步发展是不可能的。他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与世界文明接轨、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三个角度清晰地阐述了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深厚文化沉淀的文明大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与培育,构建多维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他指出“没有根,价值观的构建就是缥缈的。”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与世界文明接轨的同时还要注重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杨教授分析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核心价值观时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传统文化对当今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期望:不能忽略中国几千年积累下来的道德精髓,不能忽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精髓代表着中华民族深深的心理追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价值追求及道德建设的重要路径。

  杨凤城教授认为,我国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要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结合当代民主、自由、法治的发展主流,要创造性的转化,创新性的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永不退色的价值追求提炼出来并付诸实践。针对在场较多的博士生,他还指出,博士生是中国公众中高文明道德素质的拥有者,更应该思考高文明道德素质如何在广泛人民中得到普及,博士生应该有社会责任感,应该考虑如何在国民素质教育、道德约束方面上更进一步发展。(文/马克思主义学院 图/蓝学明、杨桃)

(责任编辑:汪路勇)

   相关链接: 杨凤城,1963年10月生,法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兼中共党史系主任、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会常务理事兼高等院校教学研究专业理事会会长。2011年6月28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就中国共产党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研究进行第30次集体学习时,担任讲解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持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和重大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项目,教育部“211工程”项目等,在国家权威期刊发表了上百余篇重要论文,出版专著十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