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6年砸33亿让111条中小河流不再“任性”
近年来,河源市中小河流发生洪涝灾害的损失已占全市洪涝灾害的90%。如果再不加以治理,“任性”的中小河流将可能会成为“心腹之患”。为此,根据省统一部署,从今年开始至2020年,河源市将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以中小河流治理为重点的水利大会战,向辖区内111条中小河流“宣战”,确保实现河水清澈、河岸通畅,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高。6年共治理河长1675.4公里,总投资33.58亿元。今年河源市治理河长达461.3公里,总投资9.89亿元。
3月25日上午召开的河源市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会议提出,要把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作为今后几年重中之中的民生水利工程来抓,集中力量,采取最有力的措施,扎实推进,切实把中小河流威胁群众财产和生命安全,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危害降到最低,按要求完成年度治理任务。
河流有多“任性”?洪灾占九成
据广东省防总统计数字,近10年来,全省因山洪灾害死亡人数占整个洪涝灾害死亡总数的7成以上,而因山洪灾害致死事件基本都在中小河流。因此,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已刻不容缓。
河源市洪灾有多严重,相对于全省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市长彭建文说,中小河流治理已经成为我市防灾减灾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是水利建设中的一块短板。这一短板到底有多短?我市中小河流发生洪涝灾害的损失占全市洪涝灾害的90%,特别是2013年“8.16”特大洪灾教训非常深刻。这次省在清远、韶关、河源、梅州、云浮等五个山区市启动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对我市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任务有多重?111条1675.4公里
当然,河源市中小河流治理任务比较重,重在哪里?从一则数据可窥见一斑,作为广东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水源地,不含东江干流,我市目前有集水面积50至3000平方公里的中小河流达111条,河流长度3730公里,其中集水面积200至3000平方公里的中小河流达到25条,河流长度约1694公里。这些中小河流中,相当一部分存在淤积、防洪不达标、污染等问题,一些河段存在侵占河道、改变形态减少过水断面等不良现象,存在严重的生态安全隐患,特别是洪涝灾害隐患。
按照省委、省政府“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五年基本完成”的治理工作部署,根据《广东省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实施方案》,河源市今后五年共需完成治理河流长度1675.4公里,总投资33.45亿元。从今年起至2017年,要完成70%的治理任务。其中今年治理河长要完成461.3公里,总投资达9.89亿元。
治理标准:岸固河畅
根据最近六届41次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河源市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方案》,从今年开始,河源市将利用6年时间(2015年至2020年)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以中小河流综合治理为重点的水利大会战,以保障区域防洪安全,切实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方案提出,要要坚持系统治理、分期治理和生态治理的理念,坚持“防灾减灾、岸固河畅、自然生态、安全经济、长效管护”治理原则,按照“重灾易灾河流先行,先重点、后一般,先上游、后下游,先支流、后干流”的治理顺序,推进整条河流和整个流域连片治理。另外,各县区还将按照建管并重的原则,探索建立县区、镇二级“河长制”,将每一条河流的治理责任和治理后的管护责任落实到各级行政责任人头上,确保县区有县区级“河长”、镇有镇级“河段长”。
多方筹资:拒绝“半拉子”工程
目前,河源市各地正在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清障、清违、清淤”工作,截至3月中旬,河源完成清障累计河长138.5公里,清违和清淤累计河长162.4公里,累计完成投资4041万元。龙川县铁场河治理工程是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试点项目,计划治理河长26公里,总投资6200万元。该项目已完成初步设计审批,正在开展施工招标,预计本月下旬可进场施工。
市长彭建文提出,中小河流治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各地要高度重视,充分利用难得的机遇,借势为力,顺势而为,全面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各项工作。要重点要解决两项工作,即及时足额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和协调解决工程建设征地问题。对于制约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的这两个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一定要给予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使之真正落到实处。
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强化资金投入是保证,及时、足额落实地方配套资金更是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会议提出,市级配套资金初步按照治理河长以每公里投资200万元为基数,除去省级以上补助外,与县区按1:1的比例标准配套,并以奖补的方式进行安排。各县区要按照规定比例抓紧落实好各年度、各批次的自筹配套资金,尤其要保障前期工作经费和“三清”工作经费,防止因资金不足出现“半拉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