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专利申请 九成来自民企
核心提示
民营经济是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可谓举足轻重。广州民营经济到底怎样?看看几组数据:
总体情况
分量:2016年,广州民营企业实现了增加值7821.43亿元,约占全市GDP的四成。
纳税:2016年,广州民营企业上缴税1290亿元,约占全部税收三成。
就业:2016年,广州民营企业吸纳就业人员450万人,约占全市从业人员五成。
比例:2017年1~6月,广州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到153.4万户,占全市总量94.5%。
创新实力
总量:2016年,广州市民营企业专利申请量占全市企业专利申请总量的90%以上。
挂牌:截至目前,在新三板挂牌的民营企业有401家,占全市总量的95%。
活力:截至2016年末,广州有高新技术企业4600家,其中约97%是民营企业。去年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820家。预计今年全年广州净增高新技术企业不低于3000家。
大洋网讯 昨天召开的广州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发布了《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民营经济20条”),通过专门为民营企业量身定制的20条政策文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与会民营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都表示措施给力,有信心能促进广州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95%电商企业90%机器人企业是民企
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广州市创新发展的主力军。13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里,71%是民营企业;83家设有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博士后工作站的企业中,三分之二是民营企业。在日用化工、无人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领域,广州民营企业领跑全国。目前,全市电子商务企业的95%、机器人企业的90%、生物医药企业的90%、大数据企业的90%、物联网企业的85%是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向高精尖制造领域跃迁趋势日益明显。
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社会贡献不断增大,2016年,广州民营企业实现了增加值7821.43亿元,约占全市GDP的四成;缴税1290亿元,约占全部税收三成;吸纳就业人员450万人,约占全市从业人员五成。一系列数字说明,民营经济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企业:“不需要‘求人’,反而是享受服务”
创新发展的广州民营企业正在激发更强大的活力,集群优势逐渐凸显。广州市委、市政府对民营经济高度重视,坚持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作为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努力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广州多益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如洁对广州的营商环境赞不绝口,“明显能感觉办事很方便,政府部门办事效率很高,譬如有一些政策不大明白,往往一个电话打过去就能问明白。有时候工作人员还会主动上门来协助,不需要‘求人’,反而是享受服务。”成长在广州的多益网络2015年净利润已经超过10亿元,纳税超过1.8亿元。“这次广州市出台‘民营经济20条’,我们最关注的也是跟人才相关的政策”。王如洁说。她特别提到,这几年企业将人才的实际情况跟政府部门反映后,人才落户问题得到了解决,这些网游领域的人才得以落户广州,“这也是广州对企业的吸引力”。
广州为民营经济发展推出“杀手锏”
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李志坚:
为民营经济如何参与混合经营明确了边界
广州市出台的“民营经济20条”有很多干货,感觉为之一振。整体上是围绕打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来制定,在打破“旋转门”,打破“天花板”,打破民营企业“绊脚石”等方面做了很大突破。广州这次是集成创新,把全国在推动民营经济方面能突破的,广州都突破。另一方面,广州也有自己的杀手锏,例如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混合经营方面,包括在土地使用性质上都有重大突破。混合经营方面,过去在操作层面上没有具体的细则,这次广州为民营经济如何参与混合经营明确了边界和能进入的行业。这样民营经济就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国有经济也有更好的活力。
市社科院产业经济与企业管理研究所杨代友:
杨代友认为,“民营经济20条”中最大的亮点就是提出了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当中“亲”要求市领导每人每年挂钩联系一两家民营企业,保持固定联系,为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清”要求纪检部门介入,处理对待企业正当需求的行政不作为等,让一切在阳光下操作。“以后民营企业到政府办事情,由于行政透明度的提高,会节省很多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同时,新措施拓宽了民营企业的投资领域,解决民营企业投资难的问题,打破“玻璃门”“弹簧门”等民企的“绊脚石”,例如基础设施建设向民营企业开放;此外,还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但他指出,从政策上的规定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大量工作要继续完善。
对于广州如何培养出“航母级”民营企业。他认为,应该培养企业家精神,企业家不只是赚钱,而要有更长远的目标,借助企业公共发展平台和产业联盟,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企业做大做强。“通过实业和资本的融合、产业链价值链的整合,让广州未来出现更多千亿级企业。”
文/广报记者廖靖文、申卉 图/广报记者高鹤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