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今年推出企业投资项目三大清单 明确690项标准化流程
在中山市火炬开发区,1座高11层的通信电线及射频器件综合研发中心建设如火如荼。该项目总投资1.03亿元,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民用通信领域技术领先的电磁测试场地。
“难以想象!项目22分钟完成备案,1个月完成施工报建。”中山通宇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董秘李春说。
2015年,广东先行先试,推出企业投资项目三大清单,致力于打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希望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再掀投资热潮。
管理重心后移 让企业真正做主
“这是一次行政理念的颠覆性转变,触及政府职能与政府管理的内核。”广东省发改委副主任黎明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说。
此时,“三单改革”已过半年。2015年2月,广东获批成为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企业投资项目清单管理试点省份。当月,广东省政府出台三大清单——准入负面清单、行政审批清单、政府监管清单。
2014年,广东GDP达到6.78万亿元的高位,但增速为7.8%,首次“破8”。
“内有产能过剩、资源环境瓶颈,外有需求不振、金融危机。广东基数大,又处在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速必然下滑。现在关键是如何应对挑战。”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周林生说。
广东不少企业负责人说,投资立项进门一般是“三问”:工艺先进吗?员工技能如何?资金充足吗?这是政府替企业瞎操心。有些项目等批下来,黄花菜都凉了。
周林生认为,企业成败与否往往取决于时机,政府审批存在滞后性和非专业性,不利于新业态出现。
“经济列车在快车道上驰骋了几十年,是时候换一下机油了。”黎明说。
这个“机油”就是营商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放宽投资准入,企业投资项目“非禁止即可行”;行政审批清单,不得不审批的,规范、优化流程,政府“非许可不可为”;政府监管清单,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打造公开透明规范的统一市场。
“三个清单是一个整体,将政府的管理重心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移。”广东省改革办认为,这场改革是进一步放权,让企业当家做主,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政府效能提高 投资热情迸发
清单管理制度改革看似波澜不惊。但在“海平面”下,为了制度落地生根,广东再一次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向这一顽疾开刀。
广东省发改委率先放权,变项目核准制为备案制,启用全省统一的网上备案系统。负面清单以外的项目备案,只需上传申请表、组织机构代码证、工商营业执照等,一般数小时办结。
伴随着清单管理改革,广东省取消、下放和实行重心下移的事项达2580项,并明确现有690项事项的标准化流程。不少区域还实现了权力全链条上网。
“政府部门不能‘乱伸手’,企业无法‘动歪念’。”佛山市编制办副主任蔡国雄说,三单管理倒逼政府行政审批所有环节走向公开透明,真正实现“无差异审批”。
三单管理压力下,政府效能大幅提高。中山将投资项目审批时限从300个工作日压缩至55个工作日;顺德实行联合审图,项目图纸审批时限从37个工作日压缩至10个工作日;南海实行联合验收,验收时间从100多天压缩至13个工作日。
截至10月底,广东共办理备案项目6036个,总投资近1.4万亿元。由于民资热情涌动,今年以来广东的投资保持平稳快速增长,1—9月完成19985亿元,增长17%,高于全国增速6.7个百分点。
“这是广东进一步让市场做主的具体实践。”黎明说,尽管是一场无声无息展开的改革,但有一天会是天翻地覆巨变。
“万里长征”第一步 需上下联动协同推进
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摸着石头过河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还远谈不上完善。
“比如说牙膏生产线,属于限制产业,被列入负面清单。但所有牙膏生产线都落后吗?”中山市一位企业家认为,政府应该管的是能耗、排放超不超标,不能具体到生产工艺。
面对质疑,广东省发改委有关人士坦承,当前,广东试行的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是按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制定的,负面清单项目多、篇幅长,企业投资准入仍有不少瓶颈。
目前,广东的负面清单管理已实现备案联网,但审批、验收、监管等尚未实现同平台运作,“信息孤岛”现象依然存在。
广东省发改委表示,今年底将建成全省统一的在线审批监管信息平台,将投资项目编码作为企业投资项目的“电子身份代码”,在立项、报建、验收阶段全过程使用,最终实现对项目的全链条监管。
在不少专家看来,负面清单管理,与行政审批下的正面清单管理相比,属于脱胎换骨式变革,对政府管理方式影响深远。
“毫无疑问,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现阶段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黎明说,企业投资项目清单管理是全方位改革,各项配套措施需要上下联动、协同推进。新华社广州12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