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年内拟向科技企业授信5亿 3年推动超50家企业上市

02.07.2015  13:05

东莞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长钟正良

资本为寻找合适的投资项目而苦恼,有发展潜力的初创期中小型科技企业却因为缺乏抵押物而无法融资。在此背景下,东莞正努力拓宽符合中小微企业特点的创新型直接融资渠道,积极开拓“互联网+金融”、知识产权质押等创新型金融产品,为企业“送水解渴”。

东莞“不缺钱”,关键要“用活钱”,这是政府和企业的共识。“互联网+金融”成为其中重要一环。东莞互联网金融企业团贷网推出的金融产品“房宝宝”和“你我金融”,颠覆了传统金融闭环运行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将金融用活,为初创型的企业、市民提供融资服务。截至5月31日,团贷网累计交易金额达到超61亿元,为1315224位投资人赚取预期收益超5亿元。

以前海股权交易中心为典型代表的区域股权交易中心也给了小微企业更多融资选择。前海股权交易中心创新产品服务体系,推出梧桐种子计划、股权融资、顾问服务等,解决地方中小微企业融资、流转服务,充当小微企业的孵化器。截至2014年底,有170家东莞企业在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其中34家企业获得1.2亿元的融资。

地方政府也在“送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横沥镇试点与东莞银行、模具行业协会共同建立“模具行业小微金融服务平台”,以撬动银行资金支持模具产业的发展。东莞市金融工作局还将推动融资模式创新,通过多方参与、风险共担的方式,试点建立包括专利权、知识产权信用贷款项目在内的信用贷款增信机制,着力解决初创期科技企业因缺乏抵押和质押资产而导致的融资难问题。

市金融工作局还表示,目前东莞民间金融街已吸引了30家企业进驻,发生了2200多笔交易,解决了40亿到50亿元的安排,未来民间金融街将围绕金融产业链和科技金融孵化器为主要招商对象,打造科技金融孵化器和产业金融结合链。

 ■对话

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长钟正良:

未来3年推动超50家企业上市

南方日报:融资难是科技、产业与金融结合的重要突破难点。东莞市在这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举措?

钟正良:针对初创期科技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的融资需求,我们试点专利权、知识产权信用贷款项目,专门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预计年内可向政府、评估公司、银行三方认可的名单内约100家次企业授信5亿元。如反馈良好,财政出资的政府风险补偿资金在三年内计划投入2亿元,预计未来三年可向约400家次企业授信20亿元。

南方日报:加大直接融资的比例是大趋势。金融局在鼓励科技型等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方面有什么措施?

钟正良:我们将大力推动科技型企业上市,计划未来3年,东莞境内外上市企业数量超过50家,到2020年,全市上市企业数量突破100家。东莞现有全国股转系统挂牌企业26家、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超200家,而且上市后备企业已达100家。而且东莞有丰富的上市潜在资源,目前市内高新技术企业达755家,外资企业超过13000家,数量居全省地级市前列。

我们将发挥好东莞高新园区高科技企业集中的特点,将其打造成为企业上市孵化基地,对盈利能力较强、创新能力较高的科技型企业纳入上市后备企业队伍,进行重点扶持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