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澄海玩具企业海外维权 顺利拿回被抢注商标

28.11.2017  23:29
汕头澄海玩具企业海外维权 顺利拿回被抢注商标 - 新浪广东
来源: n.sinaimg.cn

  在智利期间,中方代表团陆续走访智利当地律师所,与律师们共同探讨案件的处理方案。受访者供图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是一次里程碑式的胜利!”虽然事件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但是谈起这次澄海玩具生产商抱团打赢这场国际官司,澄海玩具协会会长郭卓才仍十分激动。

  澄海有着“中国玩具礼品之都”称号,玩具产业发展已经有40年。近5年来,每年玩具礼品产业均以近14%的增速壮大。2016年澄海区玩具礼品业产值达443亿元,玩具礼品出口额达335亿元,出口至欧美、中东、东盟的140多个国家及地区。

  正是这么一项仍处于发展上升期的产业,却在近期出口南美市场时,在南美市场贸易中转站智利遭遇一批商标被恶意抢注的事件。面对这种侵犯中国玩具礼品利益的行为,澄海玩具企业联合起来,抱团进行国际维权,并以极低的成本获得全面的胜利。

  这次跨国商标维权战,不仅成为澄海玩具海外维权的标杆性事件,更在中国知识产权发展史上记录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与此同时,它也为澄海玩具企业甚至中国企业敲响了“防海外抢注”的警钟。

  ●南方日报汕头观察全媒体记者  许端阳  余丹

   一批商标突遭恶意抢注

  事情要从今年8月31日说起。

  当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向江苏、浙江、广东、福建4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函:“近日我局收到相关函件,称有一名外籍商人将120多个中国玩具企业的厂名及商标以个人名义在智利工业产权局(INAPI)申请注册,主要涉及第28类玩具相关产品。据了解,目前其大部分商标注册申请已经进入公告程序,如无异议将可能在近日内获得批准。鉴于该抢注行为一旦成功,可能阻碍我国相关厂商的产品进入智利及南美周边国家市场,直接影响相关企业利益,现提醒相关企业积极通过当地法律和行政程序依法主张自身权利。

  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提供的名单来看,这份遭到恶意抢注的商标共有130多个,其中,有67个属于澄海。在澄海这些商标的拥有者中,有从事玩具生产的个人,更多的是相关企业、工厂。据了解,此次恶意抢注的商标数量之巨,并且是在同一国家短时间内发生,这在商标抢注史上非常罕见。

  作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商标是现代市场重要的竞争工具,是企业商誉的重要载体,如被抢注,企业将遭受巨大损失。这意味着,你生产的货物哪怕是远渡重洋到了被抢注地,将被视为侵权产品,连当地海关部门都过不了。

  实际上,中国知名商标海外遭抢注的频率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抢注所涉行业越来越宽,据国家工商总局较早前的不完全统计,约有15%的国内知名商标在国外被抢注,而澄海玩具商标在海外被抢注也并非首回。

  同样是发生在智利,早在2014年,澄海便出现玩具企业商标在当地被抢注的事件。涉事企业曾组织人员到当地准备就此事进行维权诉讼,但发现收集证据较为艰难,而且诉讼所需时间较为冗长,均以失败告终。商标在海外遭抢注后,一般有三种解决途径:赎回商标,放弃市场,另换商标,这对企业打开销路、发展品牌而言十分不利。

  “南美的市场份额正在澄海玩具出口比重中逐年提升,出口南美的货物,大多数是由轮船运往智利,再由智利作为贸易中转站发往其余南美国家。”澄海玩具协会会长郭卓才介绍道,“抢注事件发生后,我们意识到,如果澄海玩具的商标在智利一直被侵占,那么类似事件还可能发生在其他国家,如果不进行维权,那么对澄海玩具出口的将来相当不利。

  面对此事,澄海玩具协会的态度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讨回这些被侵害商标”!与此同时,这场维权战争正在悄然酝酿着。

   27家企业决定参与抱团维权行动

  预警发布第二天,汕头澄海区委、区政府立即召开会议,在会上指定澄海玩具协会带头为整个行业抱团维权重要任务。澄海玩具协会领导成员随即对相关企业进行走访调查,并委托有海外维权商标工作经验的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进行诉讼维权。

  当天下午,玩具协会会长郭卓才便召集澄海玩具行业在智利被抢注的商标的业主开现场会,会上确认落实筹集资金,委托有海外维权商标工作经验的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进行诉讼维权。澄海玩具协会和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进行了初步分工,由澄海玩具协会对协会内企业进行维权动员,由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进行法律分析及诉讼策略研判。

  从具体名单上来看,这批被侵权企业及个人多为中小型企业,甚至是作坊式工厂。因为南美市场目前所需的玩具类型较为简单,以传统的塑胶塑料玩具为主,而这些附加值较低的产品则多来自澄海的这些中小型企业,而这些企业大多仅在国内注册商标。

  究其原因,除了商标保护意识不够之外,事后也有涉事企业算了一笔账:如果将商标在全球各国进行注册,那么累计花费至少在300万元以上,这对澄海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工厂都是沉重负担。

  9月3日,汕头召开澄海区玩具企业南美知识产权维权第一次会议。会议上,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的余飞峰博士结合智利维权案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阐述了维权策略及合理建议。他告诉企业,如果企业单独进行维权,不但费用高昂,而且胜诉率非常低。因为单独维权只能够从商标争议或者异议的角度出发,而一般的澄海企业很难证明自己的商标在智利有充分使用,或是在以前曾与抢注行为人有过业务来往,也即抢注行为人存在恶意的证据。只有通过抱团维权,以大量玩具企业被抢注的事实,方能证明抢注行为人的侵权恶意,诉讼才有机会获得胜利。

  在这次会上,与会企业并未达成统一意见。部分企业考虑到维权成本以及夺回商标的困难,决定忍痛放弃辛苦经营了多年的商标,选择在智利重新申请一个新商标;也有的认为自己的商标名气还不够,为了追回商标的付出不划算。

  但也有不少与会企业对“抱团维权”这一战略表示支持。雄城塑胶玩具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作为一家从事塑胶玩具生产公司,在8月31日当天下午,他们便接到了客户的电话:原本准备发往智利的一批货需要更换商标与包装!更换包装增加了成本,更憋屈的是:自己一手创立的品牌在他国成为“假货”。因此,雄城在会上便当即表态支持。

  经过几番动员,最终27家澄海玩具企业参与抱团维权行动,涉案商标35个。代表团一一与企业进行深入交流,搜集了境外维权可能需要的相关资料,做好前期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