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贷款1000万到手只剩485万元

27.08.2014  06:50

■金启担保与钱先生签订的《委托理财协议》。

■金启担保给钱先生开具的300万元“委托理财”收据。

  作为增信中介,担保公司本应扮演助力中小企业融资的角色,但个别担保公司却因使用企业保证金清偿债务,使得十家企业陷入进退维谷的泥潭,叫苦不迭。继2012年华鼎担保案之后,新快报记者日前走访了解到,在佛山又有企业深陷担保“黑洞”,而这次的主角是一家总部位于广州的金启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由于担保公司的债务官司,佛山有10家企业的保证金被一次性划走,涉及资金超过1531万元。

  新快报记者从相关企业处还获悉,目前此事已引起相关金融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1 金启危机2月爆发 过千万保证金被划走

  2011年8月,在佛山做材料厂的钱先生,通过金启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下简称“金启担保”)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尽管期间存在垫付保证金、占用额度、收费高昂等问题,但“资金紧缺,为了企业的生存”的钱先生只能照办:1000万元的贷款,其实际到手只有485万元。

  “此后两年也算相安无事,直到今年2月份,银行联系我们企业主去开紧急通报会,说金启担保遇到情况,把我的保证金都冻结在银行里。”正是在这次通报会上,钱先生才得知还有9家佛山企业与自己“同病相怜”。

  而更出乎钱先生等企业主们意料的是,“到了6月份法院判决执行,划走10家企业的保证金共1531.70万元,金启又不补充保证金,就造成保证金缺位。”钱先生透露,银行要求企业主们提前还款,还要把保证金补充进去,并对不愿意配合的企业主逐一起诉。

  “保证金我放在银行,被法院划扣,关我什么事,你应该追金启担保。”不单止钱先生,大部分企业主都这么认为。而对金启的债务纠纷,据企业主们了解,是“有个香港人起诉金启担保,追偿1500万元的债务”。

   2 以“委托理财”等方式截留资金 涉案保证金由被担保企业垫付

  据钱先生介绍,在此次被划走的1531.70万元中有自己的105万元保证金,此外还有300万元则是担保公司截留的“委托理财”款项。在其与金启担保签订的《委托担保合同》中,这405万元都定义为钱先生的企业向金启担保缴纳的保证金,但钱先生收到的两张手写收据则被分为两部分,105万元为金启担保公司收款,而另外300万元的收款方则是某室内装修公司。

  一般情况下,保证金为担保公司的自有资金,以冻结企业存款的方式存在放贷的银行,发生客户违约则由向违约客户提供担保服务的担保公司先缴付这部分保证金给银行。

  在2012年4月,由银监会牵头的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下发的文件更要求,融资性担保机构收取的客户保证金,用途仅限于合同约定的违约代偿,严禁将客户保证金用于委托贷款、投资等其他用途,也不得用于向银行业金融机构缴纳保证金。文件强调,“不得通过代担保客户理财、截留客户贷款等形式在账外变相收取客户保证金”,且“在此之前收取的客户保证金应于2012年9月30日前整改到位”。

   3 金启无人回应 工作人员称佛山分公司“早没了

  对于本案主角金启担保,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金启担保早在2013年就出现经营不良状况,目前处于“破与不破的边缘”。

  而在保证金被划走后,金启担保一直没有对企业主的要求进行回应。记者昨日致电广州的金启担保,该公司前台表示,其佛山分公司“早没了”,而前台转接金启担保董事长座机,也并未获得接听。

  工商登记信息显示,金启担保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金2.5亿元。其主要经营范围为为企业及个人提供贷款担保、票据承兑担保、贸易融资担保、融资项目担保、信用证担保等融资性担保;兼营诉讼保全担保、履约担保业务、与担保业务有关的融资咨询、财务顾问等中介服务,以自由资金进行投资。

  “只有这样,我才能有钱用。这些保证金没被截留,在企业运作,能起到多大作用。”钱先生表示。以前得以贷款的方便,正成为了现在苦恼的所在,是钱先生没想到过的。“但是担保公司是由银行指定的,如果不通过这个担保公司,银行的其他指定担保公司和我们自己找的担保公司都被说没有额度。”钱先生认为银行指定担保公司也需要负上责任。

  而银行与担保公司签订的《保证合同》中,担保公司要根据银行的要求提供财务报表等有关信息、文件、资料,并保证其准确、真实、完整与有效;未经银行书面同意,担保公司不得向第三方提供超出其自身负担能力的担保。“难道银行对金启担保的经营状况不知情?”有企业主质疑。

   华鼎担保事件回放

   华鼎担保资金链断裂 多家企业遭“理财劫

  2012年1月中旬,有媒体曝出华鼎担保公司因挪用巨额客户贷款,投资失利而无法偿还客户利息,资金链断裂。此案曝光后广东担保行业为之一震。

  2012年2月20日,广东华鼎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陈奕标明确表示,包括华鼎担保在内的担保集团资金链已经断裂,有心无力。从当时的“自救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来看,截至2012年2月26日,其统计的144家企业中,被华鼎和创富(同为陈奕标控制的另一涉案担保公司)挪用于理财的资金高达8.4亿元,同时还有7.3亿元企业贷款被其截留,而华鼎担保及创富担保承诺给予这些企业主几个点到十几个点的年回报率,按月给付。

  与此同时,银行开始催款,这些款项大多以“委托理财”的形式被陈奕标控制的担保公司使用,目前已难觅去向。银行要求偿付的金额远远超出企业主的偿债能力。由于逾期,不少企业主的银行账户已被冻结。

  时至今日,华鼎事件仍余波尚在。根据媒体报道,今年1月27日,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宣判了24家涉事的中小企业主犯“骗取贷款罪”,并判处罚金。而2012年5月开庭审理的华鼎融资担保和广东创富融资担保两家公司涉嫌骗贷21亿元案件,尚未判决。从目前判决结果看,华鼎创富案可能最终将由中小企业主埋单。报道称,目前涉事企业和个人不服判决,已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上诉状。

  在华鼎案发后,检方提及涉案企业或个人多达310个,2013年3月开始检方陆续起诉了其中情节轻严重的62家企业,此次对24家企业的判决为第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