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人才企业“说了算” 才是市场经济的人才观

02.04.2015  11:50

如何集聚国际国内优秀人才,营造“进得来、留得下、用得好”的最佳人才环境,成为东莞抢占后工业时代发展制高点的关键。本报报道,年后,市人力资源局拟订了人才入户政策调研工作计划,初步锁定对转型升级企业、服务外包企业、新兴产业企业、在莞投资时间较长的企业等开展调研。市人力资源局表示,将探索实行企业自评人才入户、引进高端退休“银色人才”等引才新路径,力争在上半年提交初稿审批。

所谓企业自评人才入户,即:是不是人才,是否给予入户福利,由企业“说了算”。  这无疑大大增强了企业用人方面的话语权。虽然说,用入户来奖励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依然带有浓厚的转型期特症,和户籍平权的现代价值取向未必完全合拍。但是,客观看,对于一些想入户又受困于某些条件限制的人而言,仍然可以算得上有诱惑力的馅饼。和传统的方式划线,来判定谁是人才、谁不是人才的简单武断做法比起来,东莞将人才的认定和评价权下放到具体用人的企业,应该说是一个更科学更精细的管理制度改进,给企业以更具“含金量”的价码招到适用人才来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助了一臂之力。这种制度改进,对于东莞这样一座主要以技工为最急需人才的制造业城市来说,更是有着相当明显的务实色彩和进步意义。

以往,基于行政权力无所不包的特性,对于人才的认定和评价,所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虽然企业才是真正的用人单位和支付薪水的“老板”,但是,到底谁才是“人才”,却由政府的人事部门说了算。这直接导致,政府给出的考评结果往往与企业基于市场实践给出的结果脱节,一些人手拿数种政府认可的各种资格、资质、学历证书,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少有陴益,而企业真正需要的能够发挥重大作用的人才,却又因为学历、年龄、工作年限等限制,无法长期稳定地效力企业,并获得与其贡献相匹配的报酬。可以说,这种计划经济时代所遗留下的政府认定和企业认定间的“两种标准”现象,随着市场经济、政府职能的深入转型,已到了必须改弦更张的时候了。当下,是否给人才入户,东莞由以往的政府划线改为企业“说了算”,正是对于市场经济人才观的遵从。

事实上,把人才的评价权下放给企业,不仅体现了对于企业自主权的尊重,极大培养起人才和企业间契合性和忠诚度,还大大降低了社会交易的成本、力推经济体的转型升级。特别是,对于东莞这样一座产业升级处于关键阶段的城市来说,基于市场的千变万化和信息传递的失真,也基于管理制度天然的刚性和滞后性,大多数时候,政府其实是很难准确掌握什么样的员工,才是企业真正急需的人才这方面的信息。更别说,如何代替企业鉴别、评价那些参次百态、个性鲜明的特殊人才。与其如此,政府的人事、人力资源部门,如果还抱残守缺、固守僵化的人才认定和评价机制,舍不得将手中权力适时放手,那么,势必成为产业升级中的制度性拖累,从而妨碍企业的自由发展。由此来看,探索实行企业自评人才入户的政策,实在到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