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时代的购物中心变革样本:房企轻资产输出,华远与大悦城抱团突围
[摘要] 经济下行,过剩的压力和新零售的冲击等,多头挤压下,国内购物中心正进入“定位难”、“招商难”和“运营难”并存的“三难”时代。
中国的购物中心正处于过剩、洗礼与蜕变的时代。
电商、实体巨头们正全力以赴围猎“新零售”。近两年,传统电商进入发展的下行轨迹,线下和实体成为众巨头寻求商机的新沃土。经济下行,过剩的压力和新零售的冲击等,多头挤压下,国内购物中心正进入“定位难”、“招商难”和“运营难”并存的“三难”时代。
世邦魏理仕《全球购物中心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新建购物中心125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4%。中国以575万平方米的面积再居全球首位,占比近半,这一活跃势头从2010年延续至今。2017年,中国17个主要零售市场将面临800万平方米的新增供应,竞争惨烈,可见一斑。
如何玩转庞大的购物中心?这俨然已是行业巨头的“游戏”。专业化、主题化、差异化、智能化是方向,这当中为散兵游勇们打开的机会窗口,也正在收窄。
资源互补,抱团结盟,成为房企们分羹商业市场的重要途径。事实上,强强联手的局面早已开启。太古和远洋,万达和富力等,专业上各有主导,取长补短,都产生了1+1>2的效应。
这场牵手加分的竞争中,老牌房企华远地产(600743.SH,下称“华远”)和欲做百年老店的大悦城地产(00207.HK,下称“大悦城”)给出了另一份样本。
6月12日,华远与大悦城发布“婚约”,双方共同开发北京石景山商业地标项目,暂定名为京西大悦城。一线商业市场的竞争火药味始终浓厚,他们将如何突围?
时代周报记者日前采访了中粮集团副总裁、大悦城董事长周政和华远董事长孙誉晏,了解这次牵手前后的故事脉络。
结盟老大哥
通往西单大悦城楼下的华远东街,记载着这两家企业的特殊关系。
30岁的华远是国内老牌房企之一。北京西单北大街的西西工程,就是其20世纪80年代操盘开发、改造的首个城市核心区大型商业集群项目。
第一个大悦城—西单大悦城落子在西西工程4#地块内,双方由此结缘。大悦城是中粮集团的金字招牌,名字灵感源于《论语》中“近者悦,远者来”,由宁高宁一手缔造。
“两家公司的两位老领导宁高宁和任志强,为彼此合作打下了基础。”孙誉晏称,之前,也曾有很多企业找过来想合作石景山苹果园综合体项目,但他们最终选择了大悦城。
苹果园综合体项目,是北京石景山区政府圈好的重点项目之一。这个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的地铁上盖物业,包括购物中心、高端写字楼和大型停车场,既是苹果园交通枢纽的核心,也是CRD首都文化休闲区的核心,被视为北京西部商业新地标所在。
2015年11月,苹果园综合体项目用地甫一推出,就遭到众房企争抢。经过96轮鏖战,华远最终以35.4亿元将其收入囊中,溢价率达121.25%。其净楼面价28697元/平方米,已接近彼时区域在售项目成交均价。
如何让这22万平方米项目出彩?国内商业地产跑马圈地的时代已经结束,过去那种单纯的“二房东”“甩手掌柜”模式早已没有竞争力。
精细化运营正在考验每家公司的敏捷度,包括差异化布局、精准化营销、体验式互动、全渠道会员、个性化服务等,这都对团队提出了更高要求。
华远也在努力起跳。商业地产被视为华远双轮驱动战略的重要羽翼,商业资产比例在“十三五”规划中被要求逐步加大。除了西西工程之外,华远近年也陆续推出了华中心、好天地、西红世等商业品牌。此外,华远还专门成立了资产管理与商业管理团队,细化轻资产管理目标及对接资本市场。
但不可否认,在一线商管品牌虎踞龙盘时,华远还缺乏有影响力的拳头商业代表作。找一家更会“讲故事”的操盘手来分羹市场,是华远最理智决策。
“房地产蛋糕那么大,我们也只能吃一口,”孙誉晏此前的这番话,可见合作会是这家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思路之一,“我们的目标是活得好、活得久、活得健康,在保效益的基础上再求质量和规模。”
这次华远与大悦城的握手,来自于双方最高领导层的意愿。孙誉晏和周政一拍即合,敲定了这次国企与央企间的合作。
“中粮和大悦城是我们的老大哥,虽然在地产品牌及规模等方面我们还有距离,但我们两家企业在文化与价值观上有着高度的契合。”孙誉晏将这次合作称作“理念一致、缘分所致”。
1 2 下一页
编辑: 翁子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