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局势缘何再度动荡?

13.06.2014  18:42

  伊拉克武装分子6月11日占领了北部城市提克里特,图为武装人员当天在该市街上巡逻。(图片来源:路透社)

  在美军撤离伊拉克2年半后,尽管诞生了伊民选政府,但最近连日来的一系列动乱使得伊拉克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近日,一个名为“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的极端武装组织,在伊拉克发动袭击行动,并屡屡得手,势如破竹:短短两天时间,已相继攻陷尼尼微省首府摩苏尔和前总统萨达姆老家提克里克,现在距离首都巴格达仅有170公里。伊拉克正再度濒临内战边缘。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伊拉克局势动荡,是伊国内外多方一系列灾难性选择的结果。

  据报道,目前,伊拉克已经进入全国紧急状态,该国总理马利基已暗中请求美国出动无人机空袭伊拉克反政府武装据点。那么,极端组织在伊拉克的袭击行动为何能再度猖獗呢?

  首先,伊政府的内斗与不作为。马利基在5月选举中获胜,有望连任总理,但一些政党对此坚决抵制。例如,在打击北部极端组织武装问题上,他们故意不配合政府政策,欲使马利基难看。有分析人士指出,伊拉克政府内斗极大的消耗了伊拉克安全部队的反应和机动能力。此外,伊现安全部队多为雇佣军,军事素养低,在极端组织武装进攻面前毫无还手之力,连一些军官也换上平民服装潜逃。路透社报道说,在10日保卫摩苏尔战斗中,安全部队和警察士气低落,最后关头,他们脱下制服,丢弃枪支,换上平民服装逃离。

  其次,美国在伊战略收缩。2003年美国小布什政府不顾国际社会强烈反对,发动伊拉克战争。战后,美又推行“分而治之”政策,大搞宗派政治,致使伊拉克四分五裂,沦为地区动荡之源和恐怖主义的新策源地。2009年奥巴马上台后,“脱中东、入亚洲”成为首要战略任务。2011年,美军匆忙从伊一撤了之,致使恐怖势力重新在伊抬头。在当前美国的中东布局中,叙利亚、伊朗是重中之重,而对伊拉克,美不愿也不会再有大的投入。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中东研究室主任唐志超认为,现今伊拉克局势实际上是美国一手造成的,凸显美国对伊拉克以及中东战略的失败。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也认为,摩苏尔的陷落显示美国对伊拉克后萨达姆时代国家政策的失败。

  再次,叙利亚危机外溢效应。目前,至少有1.2万名外国极端分子在叙利亚进行“圣战”。源源不断的外来势力助长了“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以及多支宗教极端派别在当地的蔓延。有分析认为,美国在军事援助“温和反对派”问题上,担心提供的武器落入“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之手,一直优柔寡断并少有或干脆不作为,从而导致极端组织借机坐大。

  面对伊拉克迅速恶化的安全局势,美国国务院12日宣布向伊拉克追加1280万美元援助。不过,有分析人士认为,美国追加的这点援助,恐怕难以招架“养兵多日”的“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极端武装组织。伊拉克局势如何发展,尚待进一步观察。(文/雷东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