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问题框架协议达成

04.04.2015  12:45

  据新华社4月3日电  经过马拉松式艰难谈判,伊朗核问题谈判2日终于达成框架协议,为6月底前达成最终全面解决方案打下基础。

  伊朗、欧洲联盟、伊朗核问题相关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当天在瑞士洛桑达成框架协议。

  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费代丽卡·莫盖里尼与伊朗外长贾瓦德·扎里夫代表各方在洛桑发表共同声明,宣布各方对限制伊朗核设施规模、分布、铀浓缩能力、核材料贮存等事宜作出约定,提出国际社会帮助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方案,同时承诺将终止美国和欧盟对伊朗实施的经济制裁以及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的制裁决议。

  按照美国政府发布的协议内容,伊朗同意把铀浓缩离心机数量从1.9万台削减至6104台,而且未来将仅保持5060台运转。

  伊朗将把现有的低丰度浓缩铀库存从1万公斤削减至300公斤;15年内不新建任何铀浓缩设施。

  位于伊朗圣城库姆附近深山中的福尔多铀浓缩设施至少15年里不再用于铀浓缩,用途将转为核技术研究。

  福尔多核设施停止铀浓缩后,纳坦兹核设施将成为伊朗唯一用于铀浓缩的设施。按照协议,纳坦兹核设施将把现有的1000台第二代离心机交由国际原子能机构监管。先进离心机的研发将受到限制,确保伊朗至少不能在一年内获取足够的武器级浓缩铀以制造核武器。

  伊朗阿拉克重水核反应堆将改造,从而不再提炼可用于制造核武器的钚,而且伊朗15年内不得新建重水核反应堆。

  如果国际原子能机构确认伊朗遵守了协议核心内容,欧盟和美国将终止所有针对伊朗核计划的经济和金融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