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利用生态优势发展茶产业获评“广东十大茶乡”

19.06.2015  12:59


西岩茶乡旅游度假村茶园如画般美丽。

  近年来,大埔县紧紧围绕“生态立县、绿色兴县”的发展理念,充分利用生态优势,以韩江(梅潭河)生态文化经济带规划为引领,围绕现有西岩山脉茶园,把茶叶生产作为特色项目、优势项目和主导项目来抓,打造茶叶特色品牌,加快茶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以生态、旅游为主的“美丽经济”发展,有效带动农民增收。

  日前,由南方日报社、省文联、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民协联合举办的“寻找广东十大茶乡”系列评选揭晓,大埔县获“广东十大茶乡”称号。这是该县继2012年被命名为“中国名茶之乡”、2013年西岩乌龙茶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好山好水育名茶

  山顶云雾缭绕,山下溪水淙淙,茶园错落有致……这是笔者日前在枫朗镇三溪村新建的云岽茶园看到的情景。据一同前往的镇干部介绍,三溪村是传统的茶叶生产专业村。去年,该镇利用西岩山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引进乡贤回乡投资1000多万元新种450亩茶叶,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促进茶叶产业化生产和生态旅游发展。

  云岽茶园只是该县发展茶叶产业的一个缩影。大埔县农业系统党委副书记郭绍辉说,大埔素有“中国最美小城”美誉,境内群山环抱,峰峦重叠,气候温和,土壤肥沃,自古就有种茶传统,是名副其实的茶乡。近年来,该县根据当地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习惯,重点打造以西岩山脉为中心,辐射东部周边地区茶叶发展的“东茶”区域生产布局。“特别是从2012年起,我们连续举办蜜柚名茶节等节庆活动,助推茶叶产业发展,并结合扶贫‘双到’工作,发动农民走耕山致富之路,做大做强县域茶叶品牌。”郭绍辉介绍说。

  目前,该县有西岩、凯达等12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认定的无公害茶叶基地5个,绿色食品认证基地1个,有机茶叶认证基地3个。据农业部门统计,至2014年,该县茶园面积达9.53万亩,总产量0.56万吨,产值5.35亿元。

  打造茶叶特色品牌

  茶叶是大埔重要的传统优势产业,也被列为长寿食品之一。目前,该县以“改造一批、淘汰一批、新植一批”为原则,通过改植引进并推广茶叶新品种、改造水利设施、引导扶持茶业企业增加投入,对茶叶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良种化种植,积极实施低产茶园改造,建设优质茶园基地,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促进茶叶生产向良种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按照规划,全县无公害茶园达到98%,有机茶园达到30%以上,良种茶园达到95%以上。

  “在生产中,公司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加工、包装和销售,使产品质量从源头得到保障,这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使命。”广东凯达茶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赖法卫说。

  目前,该县6家大型茶叶企业都制订了企业生产标准。西竺牌西岩单丛茶、西竺牌黄枝香茶、凯达牌乌龙茶、飞天马牌乌龙茶等10个茶叶产品分别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产品;西岩、凯达和飞天马3家企业成功入选“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

  建设“大美”茶乡

  雨后的西岩山云雾缭绕,连片茶园葱葱郁郁,充满生机。眼下已过了采茶季节,茶园里虽然没有了采茶时节的热闹,但沿着梯田优美弧线蔓延的茶园,静谧如画,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游客前来摄影、观光。

  大埔县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延伸茶产业链,增加茶附加值提高茶产业的价值已经成为大埔众多茶企的共识。目前,该县正充分挖掘整理当地茶历史、文化遗存,弘扬茶文化,加大力度开发茶旅游产品、开辟茶乡旅游观光线路,致力打造西岩4A级茶乡旅游度假村,开辟岽顶湖、飞天马、单竹山等茶园村野休闲度假目的地。

  位于县城的茶文化主题公园目前成为了休闲旅游新景点。这是飞天马茶业以“励志+长寿+保健”为主题,创新“茶叶+旅游住宿+体验”模式开发的茶园生态旅游景点。“茶是连接城市与乡土的最好桥梁,我们建设的茶文化主题公园正是其中的载体。”飞天马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罗锡元说。

  除飞天马茶业公司建设的茶文化主题公园外,西岩茶乡旅游度假村、岽顶湖、单竹山等都以高起点整体规划、高品位分布开发、因地制宜把茶园打造成为村野休闲观光目的地,这些茶景点正在不断增加茶的休闲文化内涵,促进大埔茶文化、茶旅游、茶产业的全面发展。

  为加快茶文化和生态旅游的发展,该县修编了《西岩山脉茶文化旅游景区建设规划》。根据规划,大埔将依靠优越的自然环境,打造全省茶园连片集中规模最大、乌龙茶连片集中的现代茶园;建成具有鲜明特色,集名优茶生产种植、加工、观光旅游、生态度假、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及茶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茶园。(丘佳纳 罗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