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5%后年10% 优质民校学位派周边

11.09.2014  11:32

  佛山创建国家教改实验区工作方案昨公布

  文/记者陈昕宇

  昨日,佛山市教育局正式公布酝酿已久的《佛山市深化创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方案》(下简称方案),该方案的正式公布,也意味着佛山地方特色的教改正式拉开大幕。记者从该方案了解到,教改方案提出“全市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入读公办学校比例保持在70%以上”的目标,为此今后佛山每年要增加7000多个公办学校学位。更值得关注的是,方案还提出,将推动义务教育优质民办学校按一定比例学位招收学校周边地区学生。明年将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民办学校按照5%比例学位招收学校周边地区学生,而后年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高至10%。

  部门:

  设30项教改重点任务

  昨日下午,佛山市教育局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该方案进行全方位解读。佛山市教育局局长毛永天表示,“如今中央和省对于教育改革都提出了明确的方向,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也是当前佛山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工作。

  那么,这次佛山提出的教改工作方案到底“要改什么”?毛永天解释,方案主要提出了“30+30”的主要工作框架,及通过30项教改重点任务加30个重点项目的“组合拳”对教育进行改革。毛永天表示,“30+30”工作框架中,又包含了8大惠民工程、8大人才培养改革行动等方面。

  针对此次教改,佛山也提出两个发展目标,近期是到2016年,佛山要率先建成全省教育综合改革先行区,基本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而远期目标则是到2020年,要建成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高水平学习型城市和人力资源强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据了解,配合该方案,佛山还将出台全新的学生、校长综合评价体系。教育部门透露,新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包括“身心、学业、成长环境、可持续发展、品德”五方面,包括19个参考指标。“新的评价体系会根据不同层次的学校、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同时不会以排名作为比较、作为考核的基础,而是更注重让学生诊断现状,促进他们改进。

  要让异地务工人员子女

  享同样教育机会

  昨日上午进行的创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刘悦伦也对佛山的教改方案提出了几点意见。

  刘悦伦指出,佛山教育目前的短板是高等教育,佛山应该努力把佛科院打造成至少在地级市中第一流的大学,“佛科院的新校区说了这么多年,这次一定要认真完成。”刘悦伦坚定地表态。

  除此,刘悦伦还指出目前佛山教育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民办学校的投入不足,一些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为滞后,教育的公平性相对依然有所欠缺。”刘悦伦表示,要提高市民对教育的满意度,就必须从这些难点、热点问题着手。

  刘悦伦特别提出教育公平性的重要性,他称,异地务工人员来到佛山,其实也很想自己的子女能够享受到和本地人一样的教育资源和机会。“此次教改方案中提出,让70%以上的非户籍人口子女能够进入公办学校就读,并且和本地的学生一起编班。

  焦点一:7成以上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可读公校

  佛山教改方案的亮点在哪?对此,毛永天认为,其中一个亮点在于保障非佛山户籍常住人口子女入读公办学校的权利,此次教改方案提出“全市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入读公办学校比例保持在70%以上”的目标。对此,市教育部门昨日也公布了一组数据,佛山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学生有66万人,其中有32万人属于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占了一半左右。“而这32万非本地户籍的学生中,约有20多万人是在公办学校就读,所占的比例在71%左右。

  为何教改方案没提出扩大该比例的目标?“从佛山目前的情况来看,要想保持70%的比例,任务比较艰巨。”毛永天表示,非户籍人口子女在佛山就读逐年增多,预计每年至少增加1万人。“要保持70%以上比例,那么意味着今后佛山每年要增加7000多个公办学校学位,压力大、任务重。”毛永天说。

  保障:

  小区新建学校要“姓公

  如何确保“7成以上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入读公校”?对此,佛山市教育局相关科室负责人称,为落实公办学校每年学位增加的目标,市教育局正在和市人大沟通落实新建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学校建设的办法,“今后住宅区建到哪里,配套的学校就要建到哪里,并且产权定性必须为公办学校,这一办法出台后,将从源头解决公办学校学位增加问题。”该负责人透露,目前该方案正在起草中,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出台。

  除配套建设更多的公办学校外,市教育局还透露,随着国家实行学籍改革,今后对于各地学生生源的情况将可以通过统一的大数据实时呈现各地生源的流动情况。“这一技术实现后,也为佛山向省或者中央申请更多的异地生源就读补贴提供了基础。

  据了解,今年秋季开学,佛山新增学位不少于1.2万个,预计今年继续保持“70%以上非户籍常住人口入读公校”比例暂无问题。方案还提出,今后将探索向符合条件的民办学校购买义务教育服务,支持和促进接受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的民办学校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焦点二:优质民办初中拿出比例招收周边学生

  记者了解到,方案另外一个重要的变革在于“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方案提出规范小升初入学行为,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逐步减少特长生招生学校和招生比例。

  早在去年年底,佛山市教育局就透露,2015年起,民办初中不得采取考试方式进行选拔,但对于取消笔试后如何进行招生未有明确说法。不过昨日方案中,记者留意到,教育部门首次提出,在取消笔试后,要“引导民办学校采取面谈等方式,选择符合学校办学特色的适龄儿童”。业内人士解读成,面谈方式或成为明年小升初学校招生的主要基调。

  除此之外,更让人关注的是,方案在“探索义务教育优质民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中提出,要建立科学的学位分配机制,推动义务教育优质民办学校按一定比例学位招收学校周边地区学生。明年,将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民办学校按照5%比例学位招收学校周边地区学生,而后年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高至10%。这意味着像往年家长、学生挤破头的华英、南海实验中学等一批热门民办初中、小学,最快到明年周边地区居住的居民就能够“近水楼台先得月”。

  周边学生或享公费生收费标准

  对此,佛山市教育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也进行了解读。“民办学校虽然有招生自主权,但作为学校应该有公益性质,照顾下周边学生也是应该的。”该负责人表示,教改方案因此提出探索这类学校像公办学校一样,招收附近周边地区学生的想法。

  “但这一规定也并非强制性的。”相关负责人称。据透露,今年新成立的佛山外国语学校,教育部门已经提出“招收适当比例的周边学生”要求,并且招收的这部分学生,是按照公办学生的收费标准让其入读的。但市教育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也表示,民办学校招收的比例有多大,是否按照公办学费收取不会要求民办学校按照一个模式来。

  家长:优质民校周边楼盘或因此涨价

  “如果消息是真的,那么就太好了。”家住华英学校周边的家长霍女士表示。不过,家长对于该政策也有疑问,“义务教育优质民办学校到底是指哪些学校?这些学校那么热门,如果周边报名的居民蜂拥而至超出招生名额,怎么入学?”家长希望这些疑问在教育部门确定方案后,及时向家长公布。

  另外一些家长认为“5%”的比例其实影响不会很大。“像华英学校,本来周边的小学和居民很多都会去报考,我觉得每年考上的学生总有几十个,这比例如果算上来肯定都有5%,如果按照这样算学校有可能‘偷龙转凤’,实际真正因为政策改变去招收周边居民子女的并不太多。”家长刘先生分析说。

  此外,还有家长担心,这一政策实施后,更多名校周边的楼盘房价会因此“水涨船高”。“因为居住在学校周边有入读名校的机会。”南海的家长姚女士表示。

  学校:超过招收比例将以摇珠方式入读

  “因为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所以具体怎么去招,还没有具体的想法。”南海实验中学黄校长坦言,虽然民办学校有自主招生权,但民办作为佛山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按照该校每年1000个招生名额来看,明年将至少有50个名额分配给周边地区学生。

  “从受欢迎的程度来看,报名的人数肯定会远远超过这一比例的名额,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摇珠的方式来公平公开决定谁最终能够入读。”南海另外一所民办初中相关负责人表示,拿出部分名额分配给周边的居民子女,实际上也是反哺社会的一种方式,学校将会以积极的心态应对。

  “至于家长担心是否会影响学校的生源,其实不一定。”该校长称,按理来说参加摇珠选出的优秀学生比例应该是一半一半,并且如果所有同类的民办学校都如此执行,那么也公平。“再者现在大家说好的学校其实都是从过去没生源可挑,一路发展到现在,好的学校可以通过培养学生,使其变得更优秀。

  佛山版“教改”亮点

  “普职融通”将在全市推广

  去年佛山在南海区推行高中阶段的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实行学分互认、学籍互换的互通制度,让升读高中后的普通高中学生或职校学生拥有第二次选择机会。方案提出,将在全市各区推广,进一步增加这种模式的学校。

  后年指标生提至四成

  目前佛山高中的指标生比例为30%,方案提出,明年佛山将扩大区内招收指标生的高中学校数量,而到2016年,在总结招收指标生的基础上,对招收指标生的比例将再进一步扩大至40%。

  明年免费义务教育财政拨款标准提高

  方案透露,今后将继续落实免费义务教育全覆盖政策,免费义务教育财政拨款今年达到小学每生每年1170元,初中每生每年1876元,到明年,将达到小学每生每年1370元,初中每生每年227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