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3年五大会战系列述评之“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篇
●本报记者 练海林 实 习 生 朱淑茵 李盈子
冬季行走在大埔百侯镇侯北村,犹如步入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一座座农家小院错 落有致,一条条水泥道路连村入户,草坪、花木、村庄融为一景。在这美丽田园画卷的背后,让人感受到的是梅州市委、市政府整治城乡环境卫生的力度、广度和深度,让人欣赏到的是一首推进城乡统筹、干部作风改进、全民踊跃参与的交响曲。
一次推进垃圾处理城乡统筹的生动实践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前些年,我市农村环境可以这样描述。垃圾如何收集处理?这是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必须迈过的一道坎。
2009年,我市为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进行了 一次试验:在平远长田镇和五华水寨镇集中展开了“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的整治大行动,为当下农村环境卫生先期整治积累经验。为彻底解决“垃圾围城”“垃圾围村”问题,我市以“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统筹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方式,打开农村垃圾治理突破口,致力将农村垃圾处理纳入城镇环卫体系,实现了农村垃圾收运处理城乡对接、管理一体。自此,我市的不少村落,再次露出了清秀洁净的面庞。
五华横陂镇小都村,此前村民经常将生活垃圾倒入小都河,小都河成了“垃圾河”。在当地政府的努力及乡贤的支持下,经过环境卫生整治并建立健全垃圾收运处理制度,小都村成了花园村落,并成为我市第一个由现代化物业管理公司打理的村落。兴宁宁中镇,村民一直以来也将生活垃圾丢弃在路边、山边、水边,如今该镇23个行政村1个居委,全部实现垃圾收运处理,同时还有9个行政村试点实行垃圾分类回收,成为我市第一个农村实现垃圾分类回收的乡镇。2011年本报记者暗访调查我市境内G205、G206的卫生状况时,看到“沿途各镇尽是垃圾”,现在路面已能保持洁净。
记者从市住建局了解到,我市不断加大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经费保障,在原有财政配套投入基础上,去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专门用于纳入奖补范围的乡镇农村生活 垃圾收集清运,同时给予每个镇3至5万元生活垃圾转运补助。各县(市、区)财政均安排了农村环卫经费,如梅江区率先在全市将农村环卫保洁员每月400元的补助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梅县区连续两年投入2000万元推动 城乡生活 垃圾处理工作;平远县财政每年安排570万元采取 “以奖代补”的方式,根据考核结果下拨到各镇村,作为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建设和日常运作经费。
这两年,我市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亮点频现,大埔百侯等镇被评为“广东省宜居示范镇”,侯北村等一批村被评为“广东省宜居示范村庄”。而一批集休闲娱乐、垂钓度假、乡村体验于一体的农庄以及生态渔村、采摘篱园、山水人家等乡村旅游,成为了市民节假日休闲的好去处。
< 上一页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