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费“消肿”功夫在会外

21.05.2014  18:38

  近日,广东省广州市41个本级部门及下辖区在政府网站上公开2014年部门预算时,除“三公”经费外,不少还将会议费单独列入。人们发现,广州市本级各部门会议费预算总额巨大,相当于“三公”经费的近一半。

  在倡导转变文风会风、精简文山会海的今天,广州市本级一些部门的会议似乎并没有大幅减少,表现在会议费没有明显减少,有的甚至大幅增加。据广州市纪委、监察局今年1月披露,2013年41个政府部门中,广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的会议费增长了4倍多;广州市公安局、教育局、人社局、工商局、外事办5个部门的会议费预算均过千万元。

  事实上,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会议费居高不下并不是广州所独有的现象。一个重要原因是,许多地方仍然存在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现象;许多地方满足于上传下达,没有在减少会议数量、提高会议质量上下功夫,也没有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传达信息、安排工作,通过创新工作方法减少一些不必要召开的会议,一些地方会议甚至不降反增。

  会议数量居高不下、会议经费难以“瘦身”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会议开支对一些部门而言是一块诱人的“奶酪”。现实的情况是,许多地方的会议费这一科目设计本身就有不合理、不严谨的地方,管理相对松散,几乎是个“”,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去年,浙江省温州市纪委就在暗访中发现,一些单位把买月饼的开支开成会议费准备报销。有些地方,宾馆、酒店还会为部门提供会议费的返现和回扣,以“激励”爱开会、常开会的单位和部门。

  要想改变会议费难以“瘦身”又难见真身的乱象,首先,就要严格规范开会的程序,严格审批,统筹安排,从源头上控制开会的数量、规模。其次,要严格执行《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将会议费纳入部门预算,单独列支。让公众看清楚会议费的真面目,以便接受纪检监察、审计等机关部门及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的监督。果真如此,那些超标、违规的会议开支,不管其里面有什么猫腻,也不敢浑水摸鱼了。

  为此,广州首次晒出会议费虽暴露出不少问题,但其做法本身是一件值得点赞的好事。因为此次的亮相,让“臃肿”而朦胧的会议费暴露于公众的视野之中,引起人们更深入的思考。人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加强监督,建立严格的追究和问责等配套机制,以法治思维和方式抓会风,以制度与法纪来管会费,让会议开支监管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臃肿”的会议费自然会消肿。(尹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