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三代的客家木屐店
如今,木屐销量越来越少,更大程度上是作为一种回忆的载体而存在。
●本报记者 廖爱玲
提起木屐,现在的年轻人恐怕知之甚少,但对于中老年人,不但不会感到陌生,而且会勾起他们对那个年代穿木屐的记忆。近日,记者在走访梅城老街时发现凌风东路有一间三人传承下来的“南门屐店”,一间十平方米左右的店面,整齐地摆放着各式木屐。
据店主张老板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梅州客家人多穿木屐。这一习俗跟本地的气候有关,春夏间高温多雨,穿着木屐干爽凉快,走路时也不会像拖鞋那样把湿沙拖起溅污裤子,同时不会因潮湿而生“沙虫脚”等病。因经济实惠,大多数人都买得起。以前,人们沐浴、劳作之余休闲溜达或出街步行都会穿上它,木屐踏在石板路面上,还会有节奏地发出“啪嗒、啪嗒”的声音,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张老板指着架上一排黑色的手工木屐说,这就是客家人最传统的木屐,木屐多用桐木、白花木或其他杂木做成,由工匠凿成鞋状,并去掉棱角,打磨光滑,再将废旧轮胎切割成船篷形用钉子固定在鞋型木上做鞋面,简约耐穿。穿久了,小铁钉脱了、屐皮烂了,还可修理、更换。至今仍有一些老人喜欢穿。
据了解,除了这种简单的素色木屐外,当时客家地区还流行棕屐、布屐、花屐等,其中花屐做工精细、雕花彩绘,很有特色。“我父亲就很擅长在鞋面上作画,制作成花屐。没学过画画的他,用漆在木屐的鞋面上画出各式生动图案,如渔船游于江面,蝴蝶、蜻蜓等画作都惟妙惟肖。”张老板说,可惜自己没有学成父亲制作花屐的手艺,这让他深感遗憾。
张老板告诉记者,这家“南门屐店”是张家三代人创下的木屐店,百年来他们仍保留自制木屐的传统做法。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式各样的时尚塑料拖鞋、泡沫拖鞋代替了木屐,木屐的销量每况愈下,过去这么多家木屐铺,现在大多已经关门或改行,如今梅城只剩下寥寥几家了。“最令人担忧的是,木屐的鞋模、屐皮等原材料已经没有人再做,年轻人都不会这手艺,店里就剩下这些‘库存’,也许这些卖完就再也没有传统木屐了。”张老板说,客家人对木屐有着不解情结,“其实现在,还会有不少华侨到这买木屐,他们总说木屐是代表客家的最好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