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下午,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白云校区举行了一场高水平的文化前沿讲座,主讲人是有“台湾传播学之父”之称的中国文学大学教授郑贞铭先生,主题为《寻找人生的智慧》。
讲座中,郑教授以自己的成长故事为线索,讲述了在自己的成长时期(出生至20岁)、受教时期(20岁至30岁)、青年时期(30岁至40岁)、壮年时期(40岁至50岁)、老年时期(50到现在)所受到一些大师的教导与影响,从政治、教育、文化、历史等多方面畅谈自身“成长”的体会和感悟,让现场正处于放飞梦想季节的同学们如同走过郑贞铭教授一样的人生经历,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郑教授此次携带他的新书——《百年大师》莅临白云校区,为了让两岸的青年能够从两岸百年来一百位大师身上领悟到的人生智慧,郑贞铭教授与大陆青年学者丁士轩共同编著《百年大师》,阅读几十万字的资料才能写出几千字的一位大师生平,他说这个过程是辛苦而快乐的,辛苦的是很多大师晚年遭遇的种种不幸让他痛心流泪,快乐的是在编写的过程中学习到很多新的知识。在如今信息发达的时代,郑教授希望两岸的青年能够“与大师在一起”,汲取真正的人生智慧,“再怎么忙,也要和大师在一起”,“与大师邂逅,继而渴望超过他,瞻仰伟大,汲取智慧”
郑教授跟大家分享了他的许多经历,坦言自己人生十贴是:立志、感恩、乐观、传承、尽孝、行善、求知、惜时、健康、公理。说自己最大的幸运,就是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里都能遇到老师:成长之初,他深受母亲很多“智慧之言”的影响;受教时期,王洪钧老师“君子立恒志,小人恒立志”的教诲,让他受益终身,使他不断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曾虚白老师教导他要“为自己的人生做好计划并循序渐进地实现”,让他感悟至深;“成功鼓励成功”则是中国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昀先生带给郑教授的启迪,只有做成功了一件事情,才会促进下一件事情的成功。时年83岁的张其昀找学生要求为他的墓志铭写上三个名衔使郑教授尤为深刻,为张其昀先生不把在政治上的官名放心上,而是把为教育、宗教贡献放在第一位感到敬佩。
在互动环节,郑教授就“新闻专业的学生的素养”、“香港和大陆新闻传播业界的异同”等进行了细心的解答。
华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系的刘琨瑛博士现场对讲座进行点评,她谈及与郑贞铭教授交往趣事,并且幽默地称郑教授为“郑三多”:学生多,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郑老师的学生,有郑老师的地方就是教室;成果多,从教54年至今已出版54本著作,平均一年出一本书;信件多,旧时海峡两岸通信,一趟信件来回半个月,后来这些信件都成了海峡两岸之间的回忆。
郑贞铭教授长年致力于两岸新闻教育交流工作,先后担任中国传媒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校客座教授或高级研究员,致力新闻教育近五十年,有“台湾传播学之父”之美誉。两个多小时的学术演讲,郑贞铭教授始终站着进行,其思维之敏捷、逻辑之清晰、信息量之博大,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一位将近80岁高龄的老人。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的热情依然高涨,纷纷让郑贞铭教授在书上签名,并且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