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会讲话精神,汲取传统文化正能量,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我校思政课教师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

09.12.2014  17: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为思政课教师,为什么要学习讲话精神?为什么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将讲话精神落实到教学?围绕这些问题,社会科学部举行了专题学习会。


2014年12月5日,社会科学部在部会议室通过两校区视频举行思政课教师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会议,社科部余维法教授、马俊领副教授分别作了报告。学校郑学宝校长、生命文化中心王小燕处长以及社科部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社科部黄祖辉主任主持。


黄祖辉主任首先介绍了最近中央、教育部下发的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勇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责任,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政课教学当中。


黄主任就如何把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提出了自己的四点见解,即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彰显的民族精神,树立大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健康合理的伦理道德思想,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体现的修身方法,提高大学生自身修养与道德践履;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理想信念,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他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内在的联系,要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内容、途径相结合,不同的思政课程要采取不同教学方式,做到“一课一特色”。最后,他认为思政课教师要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要强化弘扬中华优秀医学传统文化责任,要修炼习总书记“四个讲清楚”的功夫以及加强自身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


                                                                                                                                                                                                                             


余维法教授通过对当前形势进行判断和分析,认为《读本》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重要辅助材料。他结合中国当前实际,对《读本》的主要内容作了全面系统地解读。最后,余教授提出自己的四点感悟:第一,讲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第二,讲话是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的精神力量;第三,讲话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的行动纲领;第四,讲话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宝贵成果。


                                               


                                                      (余维法教授在讲座中) 


    马俊领教授结合当前经济和社会的现实,从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所取得的成就与当前所面临的挑战讲起,指出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实质和理论创新,即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凝聚力量、实现梦想。最后他与大家分享了个人学习习近平讲话精神的理论方法和体会,即正确恰当、真诚善意、实事求是、关注问题。


   


  (马俊领副教授在讲座中)



          郑学宝校长听了报告之后,充分肯定了我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取得的成绩。他从自己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的体会谈起,认为习总讲话之所以博大精深是源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他要求教师要学以致用,要“学有所得”,重在教学应用,将启发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要坚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汲取力量,积极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郑校长阐释了当前我国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学校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等问题。他提到目前学校正在进行的课程体系改革,他认为,课程体系源于学校的教学方针、办学理念,要加强学校的通识课程建设,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对教师提出希望,要培养学生具有人生三宝(好心态、好习惯、好性格)到形成人生三好(人格好、人缘好、形象好)。


生命文化中心王小燕处长从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起。首先,她认为社会的文明程度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很大的联系。接着,她从传统文化怎么样去弘扬,传统文化要弘扬什么谈了自己的看法。最后,她强调,社科部通识教育中心的成立,从课程体系来讲,开单一课程是必须的,但是作为思政课的几门课,教师们要学以致用,要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渗透进去。


董浩军副主任从讲话如何落实到思政课改革上提出自己的看法,一是要融入思政课灵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深化思政理论改革;三是要体现国家要求,体现我校办学理念,形成明确的人才培养思路。


    此外,社科部教师们围绕学习、教学、科研纷纷讨论,畅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龚伯松副教授从习总书记讲话的创新性和深度性讲了自己的看法,他结合课堂经验,认为讲话给思政课教师带来了自信和自觉;张碧霞老师讲到怎么样从课堂里将讲话精神贯彻下去,提到思政课教师要修炼传统文化功力;王喜老师则谈到马克思主义论中国化问题;赖琼老师从当前中国社会乱象谈起,对传统文化如何融入到教学提出自己的五个观点,即转变观点,强化责任意识,加强核心价值观学习,提高政治素养,坚持“一课一特色”;李大平老师从中国目前面临的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等多种文化现实,提出要将弘扬习总讲话精神,解决传统文化的融合问题。


    舟楫相配,得水而行。习总书记的讲话是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教书育人工作上的重要指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此次举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学习会议,是为了增强我校教师历史使命感,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目前,我校正在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我们要以讲话精神为指引,廓清思想认识的迷雾,增强行动的自觉,积极汲取优秀传统文化正能量,寓讲话精神于教学,传正能量于学生,扎实推动我校思政教学改革。“人心齐,泰山移”,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奋斗,相信我们的教学改革会有进一步发展,我们的强校梦也将指日可待。让我们为共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事业,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文、图/张燕洁 编/周圆 审/岑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