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舞蹈:东莞龙舞

08.12.2015  10:24

东莞龙舞

东莞龙舞

女子舞龙,巾帼不让须眉

舞台表演——双龙争珠

参加首届广东社区文化节——全省农民文艺大汇演,获金奖

大朗女子舞龙走进社区广场

非遗级别: 省级

名录保护单位: 大朗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详细介绍

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保护单位      东莞市大朗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东莞市长安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龙舞,也称“舞龙”。

东莞舞的龙是布制的,分龙头、龙身、龙尾三个部分,用竹篾或铁丝制扎成形,用白纸浆糊,再缝上薄纱或白布,用颜料在上面勾画,色彩斑斓,金色者为金龙,白色者为银龙,统称锦龙。龙身长一般有十多米,但有的竟长达二三十丈,动辄上百人参加,场面极其壮观,所以,舞龙一定要天气好才能舞。舞龙时,由鲤鱼,金珠引路,锣鼓作向导,传统的套路有起兴、逗龙、表演三个部分。表演主要采用蟠、屈、起、伏、转、弯、翻等动作,表现蟠龙缠柱、二龙夺珠,腾云驾雾、游龙戏水、回龙吐尾等形态,气势磅礴,波澜壮阔。

东莞龙舞分布在东莞市的丘陵片、山区片、城镇片和埔田片的部分村落。其中尤以大朗镇、长安镇、厚街镇、石龙镇和莞城街道等最为活跃。

该项目由东莞市大朗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成功申报为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据明末清初广东著名学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九.事语——广州时序》记载,“城内外舞狮、象、龙、鸾之属者百队,饰童男女为故事者百队”,表明当时属广州府的东莞存在舞龙习俗,东莞龙舞具有悠久的历史,一般认为起于明朝中期,盛于清,誉于今。

基本内容

东莞龙舞起舞时由舞珍珠的人引路,时高时低。到广场空地,作蟠、屈、起、伏、转、弯、翻等舞蹈,表演蟠龙缠柱、金龙抢月、飞跃龙门、二龙夺珠、腾龙登天、飞龙行空、云龙穿雾、游龙戏水、真龙滚沙、回龙吐尾、龙桥轻渡、金龙拜佛等动作和故事。由于龙长,龙头在前小走,龙尾非得大跑。

东莞龙舞的“高塔盘”、“超高塔盘”最为壮观,也最为好看,而龙砌“塔”最能表现舞龙者是否拥有真工夫。首先,舞龙珠的师傅先从右方运行一个大圆圈,然后整条龙跟着龙珠缓缓从表到里一层层地砌“塔”,当龙头被龙身裹成团卷入中央时,舞龙头者边舞边踏上同伴肩上,并将龙头举高,作回望休息状。此时,登高欣赏,最为好看。散“塔”时,舞龙珠的师傅必须从反方向(左边)引龙尾,又要有“留力”之功,因为到人多而又宽广的地方,龙身必须没有皱折,才能呈现出生猛之势。舞动一条长龙,常常要上百人参加,舞龙尾的高超技巧,常使观众叹为观止。舞得活、舞得圆、神态真、套路多、速度快是纱龙的主要艺术特征,整个舞蹈有龙出洞、龙抢宝、龙背剑、龙叹气、龙砌塔、龙抱柱、黄龙滚、倒挂金钩、太子骑龙等舞龙套路,舞者动作矫健,舞姿变化多端,技艺娴熟,变幻莫测,表演活泼灵动,变化多端。现在大朗镇大井头社区共成立了6支舞龙队,100多名男女运动员全部是本社区青年、家庭主妇和小学生,其所表演的龙舞以纱龙舞为主,全部按传统、国际套路、自选套路编排训练。

龙舞在当地习俗、信仰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新年春节、新居落成、开张庆典、迎娶新娘等都舞龙。希望龙能避灾降福,给他们带来新的好运,这些习俗至今还保留着。

相关制品

东莞舞龙相关的器具有响器类:和道具类及武术器械类。

响器类:有小鼓、中鼓、锣、大钹、锁呐四种。

道具类:有队旗、锦盒、帖子。

武术器械类:有短刀、大刀、双刀;棍有长棍、中棍、齐眉棍、三节棍;三叉,长矛,板凳、锄头、耙子、藤条编制的盾牌等。

小鼓——用一截约20公分直径,长约50公分的木头(苦楝树、龙眼树、荔枝树均可)削成核状,上面较小,只有10公分,下面较大,有15公分。然后挖空树心,牛皮从上面蒙下10公分,用铆钉钉好,底端用竹蔑做成三个竹圈把它扎紧,油上油漆。敲打时发出“的的”类似戏曲中板鼓的声音。

中鼓——常见的双面蒙上牛皮的木鼓,高约50公分,直径约35公分。声音洪亮。

大钹——响铜质,直径50公分以上,声音威严,两边重约15斤。

锣——俗称高边锣,响铜质,直径约35—40公分,边宽约7公分,重约10斤。声音悠扬。

锁呐——当地人称作“笛”,是舞龙唯一的乐器。铜质喇叭口,木质柄,柄上面开七只气孔作为音阶。整个锁呐长约45公分。一个舞龙队有一至两个吹锁呐的乐手。根据龙表演情况,或合奏或轮流吹奏。

队旗——形状呈三角狼牙旗,用丝绸制作,规格可大可小,一般高约2.5米,宽约3米,各种颜色均可,但一定要鲜艳,并且中间三角和狼牙边一定用不同的颜色。旗的中间多数绣上一个“武”字或者是本队的姓氏,如“叶”或“陈”,旗的竖边绣上舞龙队的村名如:某某村舞龙队,作为本龙队的标志。队旗用竹杆竖起来,行进时扛着,表演时插在放武术器械的架子上。

锦盒——一个约长35公分宽25公分高15公分的有盖木盒子。漆上红色油漆,参门时用来接红包和装帖子用。

帖子——用一张32开大小的红纸或粉红纸写上“恭贺新禧”和“某某舞龙队全体同仁鞠躬”的落款,可以把它当作本舞龙队的名片,也是演出的海报。

武术器械类和传统常见的武术器械没有多大区别。

主要特征及文化价值

1、龙的特征。

龙头。东莞龙的嘴巴、龙的舌头、龙的眼睛,和中华民族传统中的龙基本上是一样的,同样具有龙的两中鹿角和龙的鲤鱼须。

龙身。东莞龙的身长最少18米,最长达100米。本地龙的龙身用竹扎成圆龙状,节节相连,外面覆罩画有龙鳞或者是缝有金色、银色胶片的巨幅纱布,首尾相距约莫有十数来丈长。

东莞龙舞起来没有舞狮子的灵巧,但却是独具一种无限的气势。东莞龙的执着,几百年来基本不变,这有它的独特的文化 心理 上,历史的积淀。

2、吉庆的特征。

东莞舞龙带着吉庆特征,逢重大社会活动,喜庆时刻人们舞着龙,相信它能驱邪纳福,给人们以美好的希望。

3、民间的特征。

东莞舞龙,完全是民间自发自愿的。几百年来,没有谁来指派,没有谁来指定,也没有谁能禁止。而请龙,或是亲戚,或是朋友,或是世好,完全是按民间形式进行的组织、练习、表演。

4、俗文化的特征。

1)东莞的舞龙,动作套路,锣鼓曲牌、工艺制作,都是历代相传,生于民间,长于民间。

2)东莞的舞龙有着深厚的民间信仰和民间禁忌及民间崇拜,这些都支撑着东莞舞龙的起源、生存和发展。

3)东莞舞龙是大众的节日,它可以舞起一个姓氏,一个村落,一代甚至数代的朋友。东莞龙舞,既具有美学的欣赏价值,又有文艺的、宗教的、民俗的、历史的研究价值,这是祖先留给中华民族的一份珍贵财富。

同时,龙舞还可以强身健体,增强集体意识,发扬合作精神,加强沟通,增进感情;加强人与人,村与村的社会交流,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