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位在粤工作院士为广东人才强省建言献策

17.01.2017  22:01

  南方网讯(记者邹长森)1月16日,2017年在粤工作院士及高层次人才迎春座谈会在广东科学馆召开。刘人怀、姚新生、周克崧等17位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就为广东培养、引进人才,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言献策。广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郑庆顺、省科协党组书记何真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会议。

  省科协党组书记何真就广东院士联络中心2016年开展的工作作了详细汇报。他在报告中指出,广东院士联络中心积极联络院士,服务专家,组织院士开展考察、讲座等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据统计,2016年广东省新建35个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累计建站160家,帮助企业引进开发了大批关键技术,培育了大量高端人才,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其中在160家建站单位中,千亿级企业有广东电网、广州汽车集团2家,百亿级企业有广州立白、康美药业、深圳供电局等7家,建站企业产值超过10亿的有7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有137,上市公司有50家。

  广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郑庆顺在报告中指出,目前广东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主要包括科研经费投入、人才驱动和企业创新三个要素。2016年广东R&D投入占GDP比重达到了2.1%,人才总量1577万,高层次人才总量达到66万,其中广东两院院士共38位,占南粤半壁江山。去年,在高层次人才遴选过程中,广东有96人入选第十二批次“千人计划”,90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此外,广东人才结构比例也不断优化。去年共申报引进海内外253个团队和336名高端人才,同比大幅提升。高端人才市场逐渐由无序向有序转变,搭建起全球视野的引才机制。

  在以院士为代表的高端创新人才的推动下,广东省的创新实力得到大幅提升。据数据统计,广东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4年位居全国第一,科技进步贡献率接近70%,对外依存度下降到30.2%。

  不过,高层次人才组织分散、人才评估考核机制缺乏、高校和科研院所“挖墙脚”、创新项目“卡脖子”等问题的出现也成为了广东打造人才高地,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的历史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学原校长、教授刘人怀在会上指出,广东省高层次人才组织分散,不利于创新资源集聚。比如院士,广东工作的院士一共38个,但深圳、广州、顺德三地都设立了院士中心,去年一年就新增了35个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刘人怀称,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曾多次建议广东院士中心要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国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学教授姚新生院士也建议,创新工作要抓实,不能搞虚的。姚新生称,“广东院士工作站太多太乱,一个院士根本没有足够的精力跑几个工作站。”

  此外,姚新生还指出,广东高层次人才市场要引入竞争机制,加强考核,重视质的提升。他认为,目前社会上关于高层次人才的明目太多,除了国家层面的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外,省市又推出了各种人才项目,让人眼花缭乱,心浮气躁。他建议设立人才动态淘汰机制,净化科研环境。

  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省科协原主席、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原院长谢先德指出,人才的培养成本非常高,至少需要5年的时间。但是目前广东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存在“互挖墙脚”的现象,这种恶性竞争的人才流动方式极其不合理。他称,有钱应该花在最需要的地方,比如科研设备投入。他还建议,广东要摆脱“喜欢搞外来主义”的形象,大力培育本土的高端人才。

  科研项目“卡脖子”现象也在会上被提及。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医科大学教授侯凡凡指出,创新不应在年龄问题上“卡脖子”。很多国家级的项目都对科研人员设置了年龄限制,这就将很多资深的院士拒之门外。现实的情况是,很多的科学研究如果没有足够的积累是没办法做的。以诺贝尔奖为例,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平均年龄是就达到了75岁。侯凡凡建议,省级部门可考虑设立老科学家、老院士专项研究基金,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力量,集中创新资源为广东创新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