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约20位多国航天员今日来深

11.09.2014  14:38

  ■ 深圳特区报驻京记者 李萍

  “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曾经听说过深圳这个年轻的城市,很期待去深圳”“我们会与深圳高校学生、科研人员等零距离接触,分享自己的飞行经历和体会”……10日,主题为“合作:共圆人类航天梦”的第27届太空探索者协会(ASE)年会在京开幕,与会的航天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兴奋地表示,年会为各国航天员提供了友好交流、共商合作的国际平台,深圳等城市举办的社会活动日活动更将架起交流、合作及科学教育的桥梁。

  “我听说过深圳,但还没去过,很期待

  “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很快,是全球航空航天事业的重要伙伴,这也是本届年会在中国举办和我来中国的重要原因。”来自美国、曾执行太空飞行任务的女航天员玛丽·埃伦·韦伯笑着对记者说,中国首次承办年会,为各国航天员们提供了亲身感受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窗口,自己是第一次来中国,特别激动,也特别期待。

  当听记者介绍说,她11日将莅临的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并且将航空航天产业作为未来产业加以重点培育发展,加快打造航空航天科技研发、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时,玛丽·埃伦·韦伯连声惊叹,并兴奋地说,“我听说过深圳,但还没去过,很期待。

  “航空航天无国界,我们做的是全人类的事情,需要全世界的合作。每个国家在航空航天事业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中国多次进入宇宙,漫步太空,还建立了空间实验室,我希望能借助这一平台,更多地与中国同行交流,并到中国的航空航天研究中心,看看中国同行是怎么工作的。”喜爱跳伞、潜水、飞行的玛丽·埃伦·韦伯以平常心看待自己“女航天员”的身份,她认为,航空航天事业有一定的危险性,但能否成为航天员与性别无关,能否胜任、能否赢得信赖才是成为航天员的关键。

  “航天是我从小的梦想,经过10年奋斗,我实现了自己小时候的梦想,我希望下次还能执行一次出舱任务。”“神七”飞天时曾协助翟志刚完成“出舱行走”任务的航天员刘伯明对记者说,中国航空航天事业起步晚,但发展很快。目前中国已掌握了天地往返、多人多天飞行、空间出舱、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等,是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活动关键技术的国家。探索太空是人类的伟大实践,航空航天无国界,希望借助这一平台,能与外国的航天员有更多交流机会,发现和改进不足之处,共同发展和促进人类的航空航天事业。

  社会活动日将架起深圳与航天员交流合作桥梁

  “我们将在社会活动日安排航天员们到北京、天津、西安、深圳4个城市,分组进入高校、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与高校学生、科研人员等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互动交流。”中国首位航天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本届年会组委会主席杨利伟透露,“活动日上,航天员将介绍各自最新的飞行经历、分享体会,进行技术交流,互相通报信息,探讨国际合作潜在的方向。

  刘伯明对记者说,此届年会包括主题会议、技术分会、航天员闭门会议、参观活动、社会活动日等环节,自己是第二次参加该年会,今年将和参与“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唯一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年会上介绍中国航天发展历程、每次执行任务的情况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等,还将参加深圳社会活动日。

  “9月11日至12日,约20位来自多国的航天员将到深圳,参加在深举行的社会活动日,亲身体验‘深圳速度’的同时,航天员将与高校学生、科研人员等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互动交流。”刘伯明表示,社会活动日将为深圳架起近距离接触航天员、了解太空知识的桥梁,更深感受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速度,激发深圳人对航空航天事业的兴趣,也将为深圳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深圳是航空航天成果转化最好的城市之一

  “近年来深圳自主创新能力显著跃升,在一些重要领域取得领先地位,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取得初步成效,被列为未来四大产业之一重点扶持。深圳还是最早提出航空航天成果转为民用的城市之一,也是成果转化最好的城市之一,这也是我们探索研究的目标,希望航空航天成果最终能造福老百姓。”刘伯明说,希望深圳作为一个窗口,向来自多国的航天员展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和成果转化的成就。

  “深圳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与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巨大投入分不开,今年至2020年,深圳将连续7年每年安排10亿元,支持航空航天产业领域以及其他未来产业重点领域。”他透露说,“目前,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已与深圳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心主要合作重心放到了深圳,其中,重点实验室和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实验室与深圳合作,在深圳建立实验室,重点研究未来环境控制、生命保障和失重生理效应防护等,今年年底或明年,实验室或将投入使用。

  “我们欢迎外国航天员来中国训练。”他希望,各国航天员在体验中国各地的经济发展同时,可以促进各国与包括深圳在内的中国城市在航空航天领域的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