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执中、刘京京、邱晨三位大咖空降华农珠江学院做辩论赛评委

20.04.2015  13:55

  4月19日上午,由共青团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委员会主办、珠江学院学生会承办的“以辩‘汇’友”四校辩论赛在20栋B101 多功能报告厅举行。“宝岛辩魂”黄执中、星辩冠军刘京京、《超级演说家》实力派选手邱晨受邀参加本场辩论赛,并担任评委。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培正学院、中山大学南方学院辩论队参加本次活动。

  在第一场辩论赛中,由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和华南农业大学分别担任正反方,以“网络舆论对司法公正作用大(小于)消极作用”为题拉开了辩论的序幕。正方在辩论中认为网络舆论促使法官更加公正地办案,对可能干涉到司法的行政权进行监督,促使了司法公正,达到社会所追求的阳光司法。而反方则列举“直觉正义”与“专业正义”之间的关系、“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定义来反击正方,强调:“理性要凌驾于感性之上”,而网络舆论属于直觉定义,难免有不公平的存在,更有网络舆论绑架法官的现象存在。

  第一场辩论赛结束后,三位评委对本次辩论发表评论。

  邱晨作为第一个点评的评委,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正反方的不足。“双方辩友在谈论法律问题时候浅尝即止,双方都比较沉溺与一些空泛的概念,然后纠缠下去。在谈论中国当前法律状况的时候可以尽量多举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就如内蒙的“呼格案”,更能引人深思。”邱晨说道。

  而刘京京作为第二个点评的评委,就辩论中反复提到的“”发表看法。他认为不管当医生还是打辩论赛都是精细活。“在一场比赛如果打得太过于简单、粗暴便会失去一场比赛应有的味道。这个辩题最好把握的是网络舆论,司法公正反而是会打得比较浅的经不起推敲的。

  作为最后一个上台点评的黄执中,他首先提到,什么是程序的公正,而什么是实质的公正?同样是“切蛋糕”的例子,他说道,实质的公正其实是一个概念,这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只能用程序的公正去做出抉择。他还谈到“直觉正义”与“专业正义” ,以中国的“大陆法系”的法官判刑制度和“英美法”系的陪审团制度为例,其中“大陆法系”体现的是“专业正业”、而“英美法系”则体现了“直觉正义”,它更注重舆论作用,清晰地解释了两者对司法的影响。

  第二场辩论赛是由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对广东培正学院。双方以辩题是“人为自己活着快乐还是为别人活着快乐。”展开激烈的辩论。正方认为自己活着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变现,而是一种遵从自己内心感受的勇敢选择;人为他人活着并不是代表快乐,而更容易让人陷入两难的境地从而变得不快乐。而反方提出三点观点:为别人而活能够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了解社会的需求,从而获得自我认知的快乐;为别人而活着更能获得来自社会的肯定,满足我们的安全感、归属感的需求,产生被群体接纳的快乐;为别人而活着能让我们在社会中实现理想、抱负和追求,从而得到实现人生价值的快乐。认为认为别人活着,可以更好地解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哲学三大问题。

  邱晨在点评中强调了“什么是自己”和“什么是快乐”两个问题,对辩手列举的“陶渊明”、“戍边战士”和“甘地”等例子提出“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问题。提点辩手们,重提类比的例子不要超过两到三次。

  刘京京幽默地指导双方辩手在考虑辩题时要多开“脑洞”,就会省去好多不必要浪费的时间和精力去辩论一些没有必要的,并解释了更深层含义的“为自己”和“为他人”。

  作为压轴的黄执中,他提出两个建议。一是在讨论辩题前首先应该思考这个辩题不用讨论什么。知道不用讨论什么比知道要讨论什么更重要,因为这不会让自己在辩论赛中走错路。二是要学会转换题目的问法,用不一样的问法问同一个问题看是否能更逼近问题的本质,这样去转换思考方式可以得到不同角度的答案。

       相关链接:

  黄执中,台湾辩坛名人,享有“辩论之神”宝岛辩魂“的称号,是国际历史上唯一连续两届拿下国际华语辩论最高赛事“国际大专辩论赛”的最佳辩手,并且也是历史上唯一未晋级决赛,却可以拿到“国际大专辩论赛”最佳辩手的传奇人物。是辩论学派“新剑宗”的创始人,也是亚洲首位有系统性的建构辩论学理的第一人。

  刘京京,现为澳门大学生物医药学博士研究生,澳门大学普通话辩论队教练,中华名辩盟常务理事,参与了华语“王者归来”明星表演赛,曾任《财经》杂志、财新《新世纪》周刊记者。2007年获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亚军及全场最佳辩手,2013年获星辩冠军。

  邱晨:2014年《超级演说家》实力派选手,曾是03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冠军队成员,07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四强,13年“星辩”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冠军。她任香港中文大学国语辩论队教练七年间,带队获得五次本港地区冠军和数次国际冠军。现在在香港从事平面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