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源一老屋展出78位老革命资料 革命旧址变身红色展馆

30.03.2017  12:19

1939年,中共闽西南潮梅特委第六次执委扩大会议在蛟花堂召开。 (林翔/摄)

会议旧址陈列了参会代表人物档案。(林翔/摄)

  ●本报记者  胡政韵

  实 习 生  钟梅滨

  梅县松源镇新南村蛟花堂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革命据点,曾多次召开中共地下党的重要会议,更是中共闽西南潮梅特委第六次执委扩大会议旧址。去年,在社会热心人士的帮助下,蛟花堂变身为红军资料展馆,免费展示蛟花堂在革命时期的历史故事,并有78位老革命的资料经整理后展出,为大众揭开神秘的面纱。

  叶剑英曾在此被选为党代表

  蛟花堂建于清末,占地面积2500多平方米,是一座客家围龙屋,有约80个房间。据介绍,20世纪30年代,家住蛟花堂的青年王维接受了先进革命思想,并发动家人一起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与解放战争。他以老屋蛟花堂为据点,在白色恐怖时期秘密接待了闽粤赣边中共地下党员几百人次,其中有不少人长期隐藏在此开展革命工作。松源镇党委委员郑建华告诉记者:“这里不仅开过许多重要会议,梅蕉杭武县委机关和韩纵队第一支队也曾驻蛟花堂好长一段时间。蛟花堂历史底蕴深厚,2012年被评为了梅县不可移动文物。”

  记者从梅县区委党史研究室了解到,1939年11月上旬,中共闽西南潮梅特委第六次执委扩大会议在蛟花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方方等领导和王维、谢南石等全体执委以及闽西、闽南、潮汕、梅县等地党组织代表共20多人。会议进行了政治报告和工作检查、整顿巩固党组织的报告,妇女工作报告等,传达贯彻了中共中央的工作方针,研究讨论了边区党组织现状和目前的任务,并选出叶剑英、边章伍、方方、伍洪祥、苏惠、王维、谢南石7人为出席党的全国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

  变身红色展馆有望修旧如旧

  “这二楼房间和阁楼里,曾居住过方方、谢毕真等革命老前辈。那个时候为了不被国民党发现,夜晚不敢点灯,一日三餐都放在竹篮中由绳索吊上去,大小便用木桶解决,更有一间房间住着十几个战士的情况,生活十分艰苦。这些故事若被遗忘实在太可惜。”对松源革命史颇有研究的王继伟对记者说。王继伟也是松源人,现在梅城经营肥料店,他的妻子是蛟花堂的后人、王进秀的孙女,近三四年来,他一直和妻子一起搜集整理和蛟花堂有关的史料,希望弘扬红军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蛟花堂的故事。2016年4月,他自费将整理出来的蛟花堂史料按照发生地点展示在蛟花堂的各个房间门口,让参观的人能够实地了解哪个地方住了什么人、发生过什么故事,在开过会议的房间内还陈设了当选党代表的人物资料,让人对历史故事一目了然。

  去年11月,在蛟花堂大厅,王继伟将他搜集整理的在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时期到过蛟花堂的共78位老革命的资料首次公开展出。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位老革命的资料分块展出,不仅有资料照片、出生年月、籍贯等基本信息,更有他们在蛟花堂、在松源时期发生的故事、轶事等详细记载。“这些资料分别从部分党史、老革命回忆录、老革命后代的书稿等资料中梳理得来,不仅能从另外一个角度见证松源的红色印迹,也能让人更全面地了解革命年代的艰苦生活。”王继伟说。据了解,蛟花堂年久失修,已有多处倒塌。去年,蛟花堂被列入了梅县区革命遗址修缮项目工作重点和松源镇2016 —2018年度修旧如旧计划中,目前已规划好修缮效果图,正在筹集资金谋划重修事项。“居住在这里的王维一家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无私的奉献,蛟花堂这个地方应该作为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被世人铭记!”王继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