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值可回收物“回收难”? 广州这招上了《焦点访谈》

17.09.2021  19:33

垃圾分类,是垃圾回收利用,变废为宝的第一步。但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除了废纸旧书等回收价值较高的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率高外,废塑料、废织物、废玻璃等低价值可回收物仍存在着"回收难"的问题。

在昨(16)日举办的2021年广州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利用高峰论坛上,广州市城市管理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湛江介绍,近年来,广州不断探索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工作,除了鼓励企业参与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处理工作、加强终端处理能力之外,还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出回收废玻璃的“越秀模式”,和回收废木质的“海珠模式”。其中越秀模式登上央视《焦点访谈》,向全国推广。

低值可回收物,是隐藏的“城市矿产

生活垃圾可分为四大类,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以及可回收物。其中可回收物是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来源,据介绍,可回收物主要分为6大类,分别是纸类、塑料、玻璃、金属、织物、木竹。而不同的类别,回收利用的价值也各有不同。

目前废纸产业逐渐成熟,废纸回收加工经济价值高,因此相较于废玻璃、塑料等,废纸不属于低值回收物。”李湛江告诉记者,“同时,由于国家对进口废纸的严厉限制,境内废纸供给受限,导致原料紧缺,受供给不足影响,废纸收购价格持续上涨。”据介绍,包括废纸、PET塑料水壶、废旧包装盒在内的可回收物,都属于高价值可回收物。

而低值可回收物,虽然本身有一定循环利用价值,但是经济附加值低、回收成本大、单纯依靠市场调节难以有效回收处理。特别是废玻璃、废木质类、某些废塑料类等固体废物,需要经过规模化回收处理才能重新获得循环使用价值。

记者注意到,2020年广州市城管局、市商务局、市供销总社联合印发了《广州市低值可回收物目录》中,将低值可回收物分为废玻璃类、废塑料类、废木质类、废织物类、废杂铁类等5类。

据市供销社统计,2019年广州市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情况总量是大概108.4吨,其中废杂铁量最大,为35.2吨,废塑料31.6吨。废玻璃18.8吨。如果这些低值可回收物能够得到充分回收和循环利用,将为整个城市的生活垃圾减量,发挥“城市矿产”的作用,既节约了资源,又保护了环境,一举多得。

越秀模式”登上《焦点访谈

海珠模式”,每年让5万吨废木材重生

在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方面,广州也有了不少经验。其中,市供销社、越秀区城管局和各街道办事处推进废玻璃回收“两网融合”,成功探索了“越秀模式”,每年回收处理废玻璃4000吨,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对该模式进行了报道,得到全国各地效仿推广。

在越秀模式中,街道和环卫站负责为回收点选址,供销社负责组织建设可回收物回收点服务企业,发动环卫工人源头分类收集。城管部门统筹调度收运废玻璃到处理企业,处理企业则制造再生玻璃产品。原本“无处可去”的废玻璃在这样一个循环链条中重生,废弃物少了、玻璃处理厂获得了好的原料。此外,在处理废木质垃圾方面。广州也探索了“海珠模式”。

据介绍,为解决海珠区会展废木质处置压力大的问题,2014年8月,市供销总社联合区供销社与海珠区城管局密切合作,陆续建成海珠区废木质、绿化垃圾和大件垃圾三个收运处理中心,并自建物流收运车队,形成木质收运闭环的海珠模式。

其中大件垃圾收运处理中心,主要处理海珠区垃圾分类及琶洲会展中心产生的废木质。平均每年处理量约为5万吨,解决了海珠区90%以上的废木质回收处理,已经成为全市规模最大的废木质处理项目。

绿化垃圾收运处理中心,主要处理海珠区市政园林绿化垃圾(例如道路剪枝与伐木产生的垃圾),还有各街道产生的绿化垃圾。2015年运营以来,累计处理园林绿化垃圾8万余吨。

大件垃圾收运处理中心,主要处理海珠区18条街道产生的大件垃圾,截至目前累计回收处理大件垃圾约1.6万车,年处理量约15万件。

今年年底预计将建成228个两网融合示范点

两网融合,是解决低值可回收物循环利用的重要手段。据记者了解,广州市充分利用现有符合条件的各类公房,通过升级改造,改建成环卫驿站和资源回收站,在今后新建环卫设施的同时,同步建设环卫驿站和资源回收站,多措并举大力推进广州市两网融合网点建设。

李湛江介绍,预计到2021年底,第一批228个两网融合示范点,将建成和投入使用,逐步改变行业散乱差的形象,与环卫收运网的高效衔接。

今年4月12日,市城管局发布《广州市购买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处理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在2018年7月16日的原《广州市购买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处理服务管理办法》基础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等相关规定进行修订,鼓励企业参与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处理工作,促进生活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

此外,加强终端垃圾处理能力是重要途径。李湛江表示,几年前,广州市垃圾处理能力还比较紧张,所以将低价值可回收物单独列出来,以减轻广州市终端垃圾处理设施的压力。但是近年来,广州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能力大大提升,预计到今年年底,广州市的生活垃圾热力资源化处理能力可以达到3.3万吨/天,所以目前,低价值回收处理物中的废塑料类和废织物类,在没有更好的处理情况下,我们可以将其焚烧发电,获得能源。所以终端处理能力的提升,从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部分低值可回收物处理的难题。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贾政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耀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