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山体滑坡:争分夺秒救人 有消防员一天仅睡3小时

24.12.2015  09:57
■广州消防官兵争分夺秒救援。 - 新浪广东
■来自广州的消防人员在安装搜救设备,准备深入楼房边缘搜救。 - 新浪广东
来源: n.sinaimg.cn
■广州消防官兵争分夺秒救援。 ■来自广州的消防人员在安装搜救设备,准备深入楼房边缘搜救。

  广州消防80名精干力量奋战一线

  深圳滑坡灾害发生后,广州消防派出一支由80名精干力量组成的救援队驰援。他们是第一批达到现场的救援人员,他们当中很多人都参加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大型自然灾害的救援行动。为了能救出幸存者,他们争分夺秒,吃睡都在作业区,有的消防员甚至一天只能睡三个小时,累了困了,就在泥土上躺会。

  ■统筹:新快报记者 陈海生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海生 罗汉章 王吕斌 实习生 许 敏

  ■摄影:新快报记者 宁 彪 毕志毅

  ●武器 生命探测仪和破拆、支撑工具

  广州消防历来有善打硬战的传统。之前几次大的自然灾害都有他们的身影,可谓经历经验丰富。12月20日,深圳发生山体滑坡灾害后,广州消防支队立即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一支加强搜救队赶往现场驰援。“一般的搜救队编制是45人,但考虑到此次救援难度比较大,我们这次总共来了80人。”广州市公安消防支队司令部战训科科长冯华强说,广州消防救援队在事发当天下午就赶至了现场,属于第一批到场的救援人员。

  冯华强说,因为这次救援与之前在地震灾区的救援有很大不同,他们对所携带的“武器”——救援器械也是很有“讲究”。“我们带来了雷达、‘蛇眼’、音视频生命探测仪,还有重型液压破拆工具组和重型支撑工具组。”冯华强说,这些设备都是比较先进的。

  “重型液压破拆工具组在对墙体或是楼板破拆时起大作用。而重型支撑工具组,则避免楼房倒塌后出现再倒塌情况,这样救援人员下去救援才能有所保障。”冯华强说。

  ●救援

  曾多次探测到生命体征

  冯华强告诉新快报记者,这次来参与救援的消防人员都是广州消防各个中队的骨干,很多人都有参加过汶川、玉树地震的救援,所以战斗力很强。冯华强说,他们的作业点都是涉及楼房倒塌的,第一天赶到现场时,他们就根据现场指挥部的命令,出动三部雷达生命探测仪,对一个120米×500米的范围,进行扫描式的探测。

  第二天,广州消防救援队转移到边缘地带,重点对一些在楼房倒塌后出现夹缝等生存空间的地方进行搜救。他们采取一边探测一边搜索的方法,如果楼板太厚了,就对该楼板进行破拆,然后对底层重新进行探测。

  冯华强说,广州消防救援队也曾多次探测到疑似生命体征。在发现生命体征后,他们还联合了其他救援力量,用不同的雷达生命探测仪探测搜索。

  “但不确定因素比较多,生命特征信号有时会变小,我们也一直在跟进,一有线索,我们会继续跟进。”冯华强说,如果某个地区发现生命征兆,他们会请求挖掘机支援,先打开救生通道,然后他们再到楼体进行破拆作业。

  ●难题

  楼房倒了被埋救援难度大

  “如果一栋楼被埋后没有倒,我们可以等泥土清掉后,从高空一层层破拆下去。但它又是倒的,又是斜的,又是埋的,所以我们救援难度比较大。”冯华强说,此次的救援难度与之前的救援相比难度确实很大。他们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楼房被泥土冲垮后,歪斜地被埋着,厚厚的泥土不利于展开救援。

  “要是没有泥土,只是坍塌的楼房,那我们就很好解救。但泥土把房子盖住了,我们无法救援,因为我们没有这种工具。”冯华强说,只能等挖机把泥土挖开,挖到墙体后,他们才能进行破拆救援作业。

  ●致敬

  一天睡3小时吃住都在作业区

  冯华强说,这次广州消防救援队将人员安排成前线搜救、营救、破拆和后勤保障4个组。“比如说在前线会安排两个组,每个组大概有10个人,5人作战,5人休息,4个小时轮换休息一次,这样确保了体力。

  冯华强说,进行作业时他们每天吃饭、休息都在安全区的作业区,用纸皮铺在泥土上,大家围坐着吃完就背靠背眯一会。为了争分夺秒,有些消防员一天只睡3个小时,而且晚上作业时,他们轮换也不能回驻地,累了就躺在泥土上休息。

  “晚上很冷,我们干活出汗,一停下来,冷风一吹,就很凉,好几个战友都感冒了。”冯华强说,但消防员们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但凡存在一线生机,我们都会争分夺秒,尽一切努力打开生命通道,对他们进行救援。

  ●进展

  不抛弃不放弃 多处开始破洞救援

  经过连日昼夜奋战,事发现场最北侧沿线,基本上都已经挖掘到倒塌建筑物楼顶,前方各搜救力量,分成若干小队进行生命侦测或破拆楼板开洞,实施“蛇眼”探测或人工观测。各搜救力量指挥员均表示,只要能发现生命体征信号,救援人员都会做出百分百的努力,不抛弃不放弃。

  在昨日的救援现场,大批大型工程机械驰援到场,新快报记者粗略统计,已经开工的挖掘机近200台,炮机、推土机、运泥车辆也有上百台。由于现场最北侧受泥土掩埋相对较少,至昨日上午,北侧沿线基本都已发现倒塌的钢筋混凝土楼房,各搜救小组划分区域后,同时进行救援。

  在东一区1号救援点,一栋原本4层楼高的钢筋混凝土厂房,倒塌后仅仅只剩下一层楼的高度,每层楼板间夹着一些一米多宽的立柱。“正是这些立柱,给被困人员留下了生存的空间。”参与救援的深圳消防支队的救援人员说,他们接手后,先用生命探测仪侦测疑似信号定位,划出一米见方的标识区域,用小型炮机凿松混凝土,从缝隙中插入“蛇眼”探测器,确认正下方无被困人员,不会造成二次伤害,再敲掉混凝土块,最后用不会发出火花的液压剪剪断钢筋,派搜救人员钻入洞中人工搜索。

  在这个救援点,已清理楼顶约800平方米,由深圳消防支队和武警水电部队某部两支搜救队伍,以人歇机器不停的方式轮番搜救。截至今日零时,已开凿救援洞十多个,每个洞基本都已打通4层,虽然还未成功找到被困人员,但生命探测仪数据仍显示有生命信号。“我们的使命是,只要信号存在,我们就会在这里,尽百分百的努力,不抛弃不放弃!”现场一名指挥员说,这也是指挥部和所有救援人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