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体育赛事版权生意经:付费播放成终极利器?

31.12.2015  21:25

原标题: 天价体育赛事版权生意经:付费播放成终极利器?

  每经记者 周恒

  腾讯5年5亿美元拿下NBA在中国的网络独家版权,PPTV 2.5亿欧元拿下西甲未来5年在中国的版权,体奥动力5年80亿人民币拿下中超版权……中国体育赛事版权的价格在2015年一飞冲天。在资本竞相追逐的背景下,版权可能成为撬动中国体育产业版图变化的杠杆。与此同时,随着国家政策利好频出,体育产业已站在风口,资本是否能携版权之手起飞,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2015年,体育版权价格一飞冲天。版权飙升的背后,是资本对顶级体育IP的强力角逐。

  今年初,腾讯5亿美元拿下NBA版权时,业内还有声音直呼“看不懂”。然而,这仅是开始,当体奥动力80亿元拿下中超5年版权时,外界似乎开始明白,天价版权时代已真正到来。因为中超本赛季的版权收入仅有7000多万元,而体奥动力给出的价格与之相比,涨了20多倍。外界因此也产生了一个疑问,即在传统版权分销和广告收入难以几何式暴增的情况下,体奥动力将如何赚钱?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未来,体奥动力可能会开启付费看比赛模式。而体奥动力董事长黎瑞刚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移动播放是“付费模式的最佳解决方案”。

  事实上,体奥动力的情况并非孤例,腾讯最近推出付费体育会员模式,而深耕英超版权多年的新英体育,在去年已推出付费看英超模式。

  那么,未来付费看比赛是否能成为破解天价版权的“灵丹妙药”?对此,业内普遍认为,网络付费直播有不小的空间,也是行业发展的趋势,但距离最终成型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廉价”赛事版权成历史

  曾几何时,体育赛事版权还十分“廉价”,一些俱乐部甚至“倒贴钱”让电视台播比赛。如今,随着资本涌入,体育赛事版权呈现“高攀不起”的状态。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业内流传,NBA 最开始在中国扩张时,其总裁斯特恩曾抱着录像带在没有凳子的央视传达室苦等,只为让央视免费播放NBA集锦。而如今,斯特恩的继任者萧华已和腾讯签下大单,后者以5年5亿美元的价格买下NBA在中国的网络版权。

  腾讯的阔绰,似乎也树立了行业标杆。随后,PPTV宣布5年2.5亿欧元拿下西甲版权。当然,影响最广、争议最大的,要数体奥动力80亿元拿下中超未来5年的版权。

  对此,在云传媒董事长李璐瑒看来,资本追逐体育赛事版权,有自己的商业逻辑,世界范围内,体育版权价格近年来也一直在大幅上涨。而在中国,赛事版权可能成为撬动体育产业版图变化的杠杆。

  腾讯体育相关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年,版权市场价格飙升,主要是因为大家对体育产业的预期较高,这在某种程度上会透支行业的发展预期,未来投资如不能变现,会产生很大亏空,对体育产业的发展可能带来伤害。

   天价版权“回报”受关注

  付出高额代价后,资本能否盈利,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李璐瑒掌管的云传媒曾拥有中超2013~2017赛季独家地方卫视版权,也曾豪言要打造中国版ESPN(一家24小时专门播放体育节目的美国有线电视联播网)。但李璐瑒的探索并未完全成功,其曾向记者自嘲“先驱”做成了“先烈”。

  在李璐瑒看来,通过分销渠道,体奥动力回本会遇到挑战。其还算了一笔账:以前网站买中超版权大概一年需要500万~800万元,接下来如按每年卖3000万元计算,五六家网站购买,分销给网站的这块收入可能不到两亿元;按照15家电视台买,每家每年按1000万元来计算,估计收入约1.5亿元;央视此前和中超签的有合同,每年1000万元,2017年前不会增加。

  有业内人士认为,以电视台目前的处境,体奥动力分销时的提价空间不大,网络媒体将成为提价的主要对象。不过,如果体奥动力要价太高,可能会被抵制。

  然而,体奥动力董事长黎瑞刚曾明确表示,不做亏本买卖,这次投资内部已经做过精密计算。体奥动力有自己的一套测算方法。体奥动力一位高层表示,“对于这个数字,其实我们有一个很显性的参考系统,80亿(元)如果五年中超联赛,按照14亿的人口来说,标准就是人均1.1元钱。英超的购买价格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180亿元,英国总共6400万人口,折算下来大概人均280多(元)。这个差距本身是我们联赛的经济水平、管理水平、转播水平、传播水平等各方面的差距造成的,但是我始终不相信在推动下,我们(与国外)之间的鸿沟不会像是不可逾越的那么大。所以这也证明了中超联赛未来会有极大的上升空间,这也是我们敢于投出80亿(元)的基础。

  据了解,欧美国家体育赛事版权的价格更高。英超未来3个赛季的本土版权达51.36亿英镑,英超本土付费用户高达700万,而ESPN每年100多亿美元的收入中,三分之二来自有线电视订阅费用,只有三分之一收入来自广告。

  业内有分析称,体奥动力未来可能会探索付费看比赛模式。不过,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中国球迷还没有形成体育消费习惯,付费看比赛的土壤还没有形成。

  乐视体育副总裁金航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未来,付费看比赛是一种趋势,但是距离真正实现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这个时间具体有多长,目前还很难说。

  李璐瑒则认为,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传统电视台还不具备让用户付费看比赛的条件,即使电视台有一些付费节目,目前来看也不十分成功。“欧美付费看比赛是主流,无论ESPN,还是天空体育,体育版权都是他们的核心资产,他们制作、分销赛事的能力极强,为了用户的利益,他们甚至能改变比赛的规则,这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而目前中国企业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付费播放”模式是出路?

  事实上,体育付费直播在我国一有探索,不过第一个吃螃蟹的已轰然倒下。

  2007年,天盛体育以50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英超在中国3年的独家转播权。随后,天盛体育宣布不再分销,全部比赛通过自有付费频道播放,单月点播188元,全赛季1880元。

  天盛体育的大胆尝试,遭到球迷的强烈抵制,球迷纷纷放弃英超。据公开报道,由于买单用户太少,天盛体育2008年亏损1.9亿元。后来,天盛体育为了自救,一路下调付费价格,并将转播权卖给电视台免费直播,但为时已晚。

  此后,新英体育拿下英超版权。和天盛体育不同的是,新英体育向网站、开路电视台分销转播权,从而挽回球迷。与此同时,新英体育陆续建立了包括开路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的全媒体平台。到2014年,其才开始推出付费模式。

  不过,新英体育策略较温和,采取的是“分销+付费直播”相结合的模式。本赛季,新英体育采取了出售60%版权免费直播+40%自己付费直播的模式,将230场比赛分销出去免费直播,自己平台上全赛季380场英超比赛直播中,230场免费直播,150场付费直播。

  据了解,2012年,新英体育再次花重金获得英超6个赛季转播权,合同延续到2019年。新英体育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初,新英体育网付费用户已接近200万。

  一位熟知新英体育的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新英体育去年财务状况已经转为良好。不过,该人士也表示,新英体育付费直播收入目前的占比还很小。

  5亿美元拿下NBA中国区网络版权的腾讯,前不久也推出了付费看比赛的模式。和新英体育类似,腾讯实行的也是付费与免费并行的模式,除每天免费直播的比赛外,还有1~2场比赛,会员需要缴费才能观看。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开路电视转播体育比赛的场次有限,满足不了球迷日益增长的需求,且现在年轻球迷已养成网络看比赛的习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付费直播有不小的发展空间。

  “我国目前仍拥有巨大的人口红利,垂直项目领域的观众,可能比其他一些国家的人口都多,这些是资本无法拒绝的。”李璐瑒表示。

  黎瑞刚也曾向媒体表示,观众过去不愿为观看内容付费,但移动播放是“付费模式的最佳解决方案”,因为年轻人对“良好的用户体验”要重视得多。

  体育之所以能成为继综艺、影视剧之后视频网站争夺的下一个主要阵地,主要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 赛事转播权限制放宽,体育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体育总局力推体育赛事审批制度改革,打破社会力量组织、承办体育赛事的制度壁垒。

  2、 体育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我国体育产业只占GDP的0.6%,人均体育消费仅有27美元,不及全球平均水平的1/7。

  3、 体育赛事机周边产品需求巨大: 乒、篮、足、排等体育项目,用户收视热情会特别高;视频网站除赛事直播、转播外,还能为相关运动类应用提供入口。

  4、 视频网站前沿的技术支持: 国内体育视频网站已有自己的视频云平台,能触达数十亿用户,保证赛事直播的安全、稳定,让用户在互联网电视、手机端、PC端、PAD端随心所欲的观看体育赛事。

   今年来体育赛事版权争夺激烈

   ◎2015年1月

  腾讯视频耗资5亿美元拿下5年NBA在中国的网络独播权,相当于每年一亿美金,为2013年版权价格的5倍。

   ◎2015年5月

  2015年5月份,乐视体育完成首轮8亿人民币融资,揽下120多项赛事版权。

   ◎2015年7月

  PPTV体育独立,依靠其庞大的球迷资源,立足于视频播放平台的同时,向体育产业链的两端延伸。此后的8月,2.5亿欧元拿下西甲未来5年在中国的版权

   ◎2015年10月

  体奥动力以8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购买未来5年中超联赛全媒体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