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斩断 替考利益链

10.06.2015  13:30

  ■王孝勇

  近日,一则关于南都记者卧底一个高考替考组织的新闻报道,引发民众热议。报道称,湖北个别高校多名大学生加入一替考组织,试图通过充当替考者牟利,而在6月7日上午,包括南都记者在内的多名替考者正在江西南昌一些高考点参加考试。

  消息一出,引来民众一片愤慨和批评。事实上,高考替考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更算不上什么惊天大新闻。近年来,高考替考新闻屡见报端,尽管有关部门严厉打击,可还是屡禁不止。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高考替考有着极其肥沃的土壤,其背后有着一条顽固的利益链,这条利益链一天不被斩断,高考替考乱象就永不会消亡。

  通过梳理本次及以往新闻报道,我们不难发现高考替考利益链上大致存在三大环节,一是下游的买方市场,即愿“花钱买分”的家长和考生;二是上游的卖方市场,即为受利益驱使,践踏考试规则的替考组织;三就是最关键的中游环节,即考试管理环节存在漏洞,如果缺失了这个环节,替考就无法进行实质性操作,“买方”和“卖方”也就永远无法达成交易。

  那么,向来组织严密的高考如何会在管理环节出现漏洞呢?从历年曝光的替考案看来,总有公职人员涉案是关键所在。由此看来,斩断高考替考的利益链,要先堵住考试管理环节的漏洞。一是要查漏补缺,全面加强组织环节监管,使替考组织无机可趁,无缝可钻;二是要完善内部制约机制、监督机制,压缩权钱交易的空间,避免玩忽职守、同流合污;三是要严明执法,加强惩处威慑力,教育部门要敢于掀盖子,要敢于直面问题和违法人员,并严肃处理,形成强大的惩戒威慑力。

  当然,整治高考替考乱象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要堵住考试管理环节的漏洞外,还需要加强广大学子的德育教育,完善考试监管的技术支持,提高替考的违法成本等,不仅要掐住问题要害不放松,还要多方辅助齐努力,如此,才能逐步斩断高考替考的利益链,还高考一片公平正义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