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发改委主任何宁卡:广东在2018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08.03.2016  11:13

  

  全国人大代表、省发改委主任何宁卡。

  7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省发改委主任何宁卡就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的广东担当,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采访。

   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南方日报:作为我国经济大省,广东在落实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的重点是什么?

  何宁卡:首先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启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目标。为落实党中央赋予广东“两个率先”的使命,广东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同步部署了“两个率先”的目标任务,既要确保在2018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率先”;同时厚植发展优势,启动“第二个率先”,培育发展新动力,并释放发展活力,拓展发展空间。

  二是在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方面,广东提出在明显提高质量效益的基础上实现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到202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11万亿元,确保提前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同时,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到2020年,基本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新体系。

  三是一如既往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攻坚,到2020年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四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试点省为引领,加快建立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的步伐。此外,在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建设上取得重大进展,“十三五”期间迈进创新型省份行列。

  “十三五”期间,广东还将注重增强发展整体性,巩固提升珠三角城市群核心竞争力,着力推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对外开放一直是广东的独特优势,广东将通过实施更加积极主动、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推进外经贸发展转型升级,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同时,形成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繁荣的粤港澳合作局面。

  此外,还要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示范省等。

   将投资600亿元建充电站充电桩

  南方日报:2018年,广东将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难点在“全面”,广东将如何振兴粤东西北区域,赶超全国平均水平?

  何宁卡:粤东西北地区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也是工作重点。近年来,我们实施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总体上粤东西北地区与珠三角地区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相比也有较大差距。

  为此,我们首先要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扩能增效、科学有序推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作为“三大抓手”继续着力推进。

  同时,要推进一体化发展,包括支持湛江建设环北部湾中心城市,推进湛茂阳沿海经济带、汕潮揭城市群等建设。支持广清一体化,并推动环珠三角市融入珠三角发展等。

  南方日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广东已出台“补短板”行动计划,能否介绍下这方面的情况?

  何宁卡:按照广东“补短板”行动计划,3年投入资金11500多亿元,涉及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推进天然气主干管网建设、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9个领域,实施18项重大工程,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交通等基础设施和人才供给等方面短板。

  重点开展的工作包括,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推进天然气主干管网建设,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地下管网建设,完善互连互通交通网络,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推进现代化教育设施建设等九大方面。

  其中,在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广东将形成布局合理、科学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投资600亿元,新增充电站500座、充电桩30万个,全省新能源公交车保有量占全部公交车比例超70%。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力争达1.2万家以上

  南方日报: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对此,广东有何发展目标?

  何宁卡:去年,全省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7万亿元,增长9.7%,占GDP的比重首次过半。

  我们已设定了发展服务业的“路线图”:首先是壮大规模,力争到2020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接近3万亿元,占服务业比重达60%以上,占GDP比重达33%以上;其次是结构更加优化,基础生产性服务业夯实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比重提升,新兴生产性服务业走在全国前列;第三是确保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在更高水平上融合。

  广州、深圳必须发挥引领作用,去年,两市服务业增加值合计占全省六成。接下来,将重点推动两市形成全省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支撑中心。

  南方日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发出了建设创新型示范区的动员令,在你看来,广东应如何发力?

  何宁卡:我们将从五个方面发力:抓住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这个“龙头”,突出广州、深圳的“双核”作用;抓住高新技术企业这个“牛鼻子”,力争年内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总量达1.2万家以上;建设好广东国家大科学中心、省科学院,实施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倍增计划,推进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及重点学科建设;培育智能制造、云计算、大数据、3D打印、可穿戴设备等新兴产业;大力引进创新创业团队和领军人才,对符合条件的外籍人才及随行家属提供签证居留和通关便利;加强对内对外创新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我还想强调的是,到2020年,我省要初步形成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型经济形态,综合指标达到创新型国家水平,R&D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不低于2.8%,技术自给率超过75%,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