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不再“杀熟” 取决于被“杀”者

15.05.2014  15:53

     “没有发票,没有售后服务,也不好意思跟人家要求退款,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喜欢网购的王杰最近很发愁:出于对朋友的信任,他买下了朋友在微信朋友圈里推销的商品,可买下后发现原来那只是高仿品,可又不好意思开口要求退货。

  所谓太阳底下无新事,微信朋友圈里的“杀熟”,说白了,不过是现实社会中“杀熟”之风在互联网上的呈现。只不过,“杀熟”的场景、交易的方式、使用的话语和工具,充斥着浓重的互联网特征而已。究其根本,“信熟人不信契约、要特权不要平权”的传统思维模式,是相当典型的。

  这是一种封闭的熟人社会向更开放、更趋流动性的现代社会转型时,常常会出现的营销怪像。一方面,人们受困于熟人社会的面子观念和特权文化,常常不假思索地认为,朋友的情面不好拒绝,熟人介绍的商品有超出一般的品质保证;另一方面,对于现代契约意识的忽视,再加之权益受损后,自我隐忍,拉不下情面,维权意志软弱,都助长了“杀熟”风的蔓延。

  很显然,要杜绝“杀熟”风对自己的伤害,首先,摆脱传统的熟人社会的种种诸如面子观念、捷径心态和特权文化的捆绑,很有必要。碰见在半生不熟的朋友圈销售商品的情况,自己的需求、商品本身的品质、契约保证等要素先顾及,“丑话说在前面”,再谈交易和人情,显然更为合理。再者,遇上“杀熟”了,也别光自顾暗自叹息,把自己的诉求合理地表达出来,把自己的遭遇客观地告诉更多人,都是利人利己的必要之举。从这个角度看,,其实。只有当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被“”时,那种早应成为社会文化和商业营销化石的“杀熟”现象,也才会更快地退出人们的生活中。建辉/漫画